[发明专利]侧光式背光模块、其导光元件及其线光源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6633.8 | 申请日: | 200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宽和;陈怡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光式 背光 模块 元件 及其 光源 | ||
1.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导光元件,包含多个微结构,以破坏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透射出该导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的空间分布由该背光模块的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转换成一出光均匀的线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导光元件,其中上述的导光元件为一直线柱状导光元件,并且该导光元件的横剖面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菱形或多边形,其中该导光元件可由光纤、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所制成,并且所述多个微结构可为半圆、V形、多面锥或不规则形状,并自该导光元件的表面向外凸出,或自该导光元件的表面向内凹陷。
3.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导光元件,包含多个通过射出成形、电化学放电加工、激光加工或玻璃压铸成型方式形成的微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导光元件的空间分布由该背光模块的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以破坏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均匀地透射出该导光元件,以形成一线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导光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为两个以上的点光源,所述点光源配置在该导光元件的两端,并且所述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一个微结构的面积与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成反比,或所述多个微结构空间分布的密度与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成反比,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彼此结构相同。
5.一种线光源,包含:
至少一点光源;以及
一导光元件,包含多个微结构,以破坏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均匀地透射出该导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的空间分布由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
6.一种线光源,包含:
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
一导光元件,包含多个通过射出成形、电化学放电加工、激光加工或玻璃压铸成型方式形成的微结构,以破坏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均匀地透射出该导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导光元件的空间分布由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
7.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
至少一个点光源;
一导光元件,包含多个微结构,以破坏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透射出该导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的空间分布由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转换成一出光均匀的线光源;以及
一平板导光板,将该线光源转换成一面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为两个以上的点光源,所述点光源配置在该导光元件的两端,并且所述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一个微结构的面积与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成反比,或所述多个微结构空间分布的密度与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成反比,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彼此结构相同。
9.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
至少一个点光源;
一导光元件,包含多个通过射出成形、电化学放电加工、激光加工或玻璃压铸成型方式形成的微结构,以破坏光线在该导光元件中的全反射,使光线透射出该导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导光元件的空间分布由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在该导光元件上的光强分布所决定,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点光源转换成一出光均匀的线光源;以及
一平板导光板,将该线光源转换成一面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导光元件为一直线柱状导光元件,并且该导光元件的横剖面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菱形或多边形,其中该导光元件可为光纤、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所制成,并且所述多个微结构可为半圆、V形、多面锥或不规则形状,并自该导光元件的表面向外凸出,或自该导光元件的表面向内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6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