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污水自动处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6188.5 | 申请日: | 200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梁敬喜;梁训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敬喜;梁训水 |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 自动 处理器 | ||
所属技术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处理生活污水的机器,特点是把生活污水中的粪便自动提取出来。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随着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和人口数的 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是刻不容缓的,现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化 粪池中,由于生活污水量巨大,有条件的是将化粪池中的水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排到河 中,大部分没有条件的只能直接排放到河水中,所以说大部分的生活污水是靠化粪池来处理, 顾名思义化粪池的主要功能是化粪,将粪便栏在化粪池中,慢慢的溶解到水中,在排放出去, 而在生活污水中大部分的水是洗菜、洗衣、洗澡、拖地板、和冲厕所的水,如果直接排放到 河水里,经过生态循化和吸收,就大大减少了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而经过化粪池后,流 出来就变的有臭味的污水了,这样的水富有营养,导致水生物慢慢的减少和灭亡,在我们生 活中的河流都可以看到这一现象。每年人口的数量都在增加,如果,我国以10亿人口算,平 均每人每天有0.3斤的粪便,目前我国每天就会有3亿斤(15万吨)的人粪便,这么大的数 字,处理起来是一个浩瀚的工程,光靠小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把生活 污水排放的粪便提取出来,就将这源源不断的污染,变成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既解决了生活 污水污染的问题,又能将粪便这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一举多得,
由于生活污水排放没有规律,从中提取粪便就需要自动化处理,而用电能做为动力的话, 处理的成本和造价就会很昂贵,很难广泛生产和应用,提取粪便成为了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自动提取出来,又不使用电或其他能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 活污水自动处理器,它可以自动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提取出来,而且成本和造价低,占用空 间小,可以通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是直接与生活污水管链接,生活污水从进水管1冲到前、后 段过滤布中,水很快的会从过滤布渗透下去,绝大部分的水从前段过滤布3上渗透下去,因 为水的冲力,在前段过滤布4上也不会停留任何东西,污水中的粪便等物体会停留在后段过 滤布4上,随着生活污水的不断冲洗,后段过滤布4上的粪便等物体越积越多,慢慢的从出 粪管6堆积到活动管8里,在出粪管8上装有弹簧20,随着活动管8中粪便的增加,使活动 管8慢慢向下倾斜,等出粪管8里堆积到一定重量时,活动管8上的平衡球7不在水平线上, 会向下滚动,随着滚动,活动管8会快速向下倾斜,就如图2所示,粪便就很快的从活动管 8中倒出来,而活动管8前端就会将后段过滤布4上的粪便和水流进出粪管8,在活动管8中 的粪便倒出后,一下子减轻重量,平衡球7和活动管8的重力不足以让活动管8向下倾斜, 活动管8上的弹簧20就会一下子向上倾斜,使活动管8还原到原来位子,就这样自动的循环 下去。
由于生活用水的水量和水间都不统一,如图5所示,所以在前机身3中装有塑料软板10 和流水渠11,在后段过滤布4上设有流水板13,塑料软板10会随着水量的大小调节弯曲的 层度,而流水渠11和流水板13使冲进来的水均匀的流过去,在流水渠11上的吸水布12能 将流水渠11中的水引流到前、后段过滤布4上,使过滤布保持湿度,不会影响处理效果,在 如图1中,储存箱中装有透水过滤布17和引水管18,粪便中的水份从透水过滤布17渗透下 去,在从引水管18流出,从而提高了粪便的质量。
本发明的生活污水自动处理器优点:1.不用电,可以在处理中自动提取出粪便,2.它的 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小,运输凡便,使用范围广,如火车、船、飞机等公共厕所都可以使用, 3.它的造价低,结构简单,安装和实施方便,4.它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提取出来,大大减 少了生活污水对河水的污染,5.从生活污水中提取的粪便是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开 发利用于各种项目,6.一个小区建一个化粪池,需要上万元,劳民伤财,又浪费时间,有破 坏环境,而它直接代替化粪池,既简单、省钱省时,又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透视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后机身的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前后机身组装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向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活节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敬喜;梁训水,未经梁敬喜;梁训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