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烃吸附分离装置组合应用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6060.9 | 申请日: | 200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朝阳 |
| 主分类号: | C07C15/067 | 分类号: | C07C15/067;C07C7/12;C07C6/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烃 吸附 分离 装置 组合 应用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是一种新的石油化工产品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都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其中:对二甲苯主要用于制造精对苯二甲酸,间二甲苯主要用于制造精间苯二甲酸,邻二甲苯主要用于制造苯酐(邻苯二甲酸酐)。
现在制造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都是采用芳烃联合装置。然而,生产对二甲苯的装置并不生产间二甲苯。同样,生产间二甲苯的装置也不生产对二甲苯。这样的生产工艺没有能够实现资源和装置效能的优化,也没有实现生产组织的优化。本发明通过技术创新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的芳烃联合装置,主要以轻石脑油为原料,也以重整生成油和裂解汽油为原料,先进行预加氢、重整、芳烃抽提、芳烃精馏等一系列加工,得到混合二甲苯和其它综合副产品,综合副产品如:苯、甲苯、重芳烃(碳9、碳10)等。混合二甲苯主要成分为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以及少量乙苯。根据原料来源不同,混合二甲苯的构成比例不同。一般情况下,乙苯含量约为5-10%,其余三个组分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比例大致为1∶2∶1,即对二甲苯含量大致与邻二甲苯相当,而间二甲苯含量分别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两倍。
由于混合二甲苯四个组分的沸点比较接近,采用精馏的方法将他们分离出来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成本很高。所以工业上除了邻二甲苯有采用精馏方法分离出来的产品外,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产品均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进行生产。表1列出的是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的沸点与大致含量。
表1 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的沸点以及含量
对于混合二甲苯中某一个组分的分离,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国际上UOP公司(Universal Oil Product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等世界著名公司拥有成熟的吸附分离技术和设备。相同的吸附分离装置选用不同的吸附剂,就可以生产不同的单一组分的二甲苯产品,例如:对二甲苯产品(PX)、间二甲苯产品(MX)。UOP公司除了提供对二甲苯吸附剂、间二甲苯吸附剂之外,还能分别提供邻二甲苯吸附剂和乙苯吸附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也能够提供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的吸附剂。
在现在的芳烃生产工艺中,混合二甲苯后面的生产工艺流程是这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朝阳,未经高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