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含有纳米碳的树脂材料以及碳纳米复合树脂成型品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5008.1 | 申请日: | 200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小塚诚;高桥幸彦;小林恒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B7/00 | 分类号: | B29B7/00;B29C45/00;B29K69/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树脂 覆盖 纳米 材料 含有 以及 复合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第1准备工序,其准备以四氢呋喃为主成分的第1有机溶剂(10)、溶解于所述第1有机溶剂中的作为第1树脂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11)、具有分解酯的官能团的添加剂(12)、和碳纳米材料(13);
第1树脂分散工序,其在所述第1有机溶剂的一部分中混合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使聚碳酸酯树脂溶解于第1有机溶剂中,从而得到第1树脂分散溶液(14);
第1搅拌工序,其在得到的第1树脂分散溶液中添加所述添加剂和所述碳纳米材料,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搅拌,以得到第1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16);
过滤工序,其过滤得到的第1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从而得到过滤物(23);
再过滤工序,其在得到的过滤物中加入所述第1有机溶剂的剩余部分,至少实施1次再过滤,从而得到再过滤物(27);
洗涤工序,其为了从得到的再过滤物中除去剩余的聚碳酸酯树脂,洗涤再过滤物,从而得到洗涤物(32);
第1干燥工序,其使得到的洗涤物干燥,从而得到被树脂覆盖的碳纳米材料(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是偶氮类化合物、或氯化铜-胺类络合物。
3.一种含有纳米碳的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第2准备工序,其准备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42)、以四氢呋喃为主成分的第2有机溶剂(44)、溶解于所述第2有机溶剂中的第2树脂材料(45)、和水(46);
第2树脂分散工序,其在所述第2有机溶剂的一部分中混合所述第2树脂材料,使所述第2树脂材料溶解于第2有机溶剂中,从而得到第2树脂分散溶液(52);
纳米碳分散工序,其与所述第2树脂分散工序不同,在所述第2有机溶剂的剩余部分中混合所述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42),通过实施超声波搅拌而得到碳纳米分散溶液(49);
第2搅拌工序,其一边使得到的碳纳米分散溶液(49)滴加在所述第2树脂分散溶液(52)中一边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第2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53);
溶剂水相化工序,其在得到的第2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53)中添加水(46),使第2有机溶剂成分向水相转移;
第2干燥工序,其通过使水相化溶液干燥,除去所述第2有机溶剂,从而得到含有碳纳米材料的树脂材料(54);
其中,制造所述树脂覆盖碳纳米材料(42)所用的方法包括:
第1准备工序,其准备以四氢呋喃为主成分的第1有机溶剂(10)、溶解于所述第1有机溶剂中的作为第1树脂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11)、具有分解酯的官能团的添加剂(12)、和碳纳米材料(13);
第1树脂分散工序,其在所述第1有机溶剂的一部分中混合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使聚碳酸酯树脂溶解于第1有机溶剂中,从而得到第1树脂分散溶液(14);
第1搅拌工序,其在得到的第1树脂分散溶液中添加所述添加剂和所述碳纳米材料,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搅拌,以得到第1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16);
过滤工序,其过滤得到的第1纳米碳和树脂的分散溶液,从而得到过滤物(23);
再过滤工序,其在得到的过滤物中加入所述第1有机溶剂的剩余部分,至少实施1次再过滤,从而得到再过滤物(27);
洗涤工序,其为了从得到的再过滤物中除去剩余的聚碳酸酯树脂,洗涤再过滤物,从而得到洗涤物(32);
第1干燥工序,其使得到的洗涤物干燥,从而得到被树脂覆盖的碳纳米材料(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纳米碳的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添加剂(12)是偶氮类化合物、或氯化铜-胺类络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纳米碳的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2树脂材料包含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之中的至少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50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