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4721.4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启佐敏;中村和喜;杉本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29/06 | 分类号: | H02K29/06;H02K29/08;H02P6/16;B60L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永久磁铁和电磁线圈的无刷电动机。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了永久磁铁和电磁线圈的无刷电动机,例如公知有下述专 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无刷电动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98982号公报
在现有的电动机中,转子在定子中旋转,通过将转子和旋转轴固定, 来将转子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旋转轴。而且,通过使用齿轮等传递单元, 或者将车轮等直接与旋转轴连接,来将旋转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轮等 被驱动部件。然而,在该结构中,具有这样的问题,即:由于旋转轴的 扭转的产生等而导致在将转子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车轮等被驱动部件之前 发生延迟,以及为了传递大的旋转力而导致旋转轴需要大的扭转强度。 另外,这种问题不限于电动机,发电机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不使电动机 的中心轴旋转的状态下使被驱动部件旋转的技术。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可采取以下方式。
[方式1]
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包括:定子,其具有电磁线圈和位 置传感器;轴部,其固定在所述定子上;以及转子,其具有永久磁铁并 在所述轴部的周围旋转,所述转子与通过所述无刷电动机来驱动的被驱 动部件连接。
根据方式1的无刷电动机,由于轴部固定在定子上,转子以轴部为 中心旋转,被驱动部件与转子连接,因而能在不使电动机的中心轴旋转 的状态下使被驱动部件旋转。
[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述的无刷电动机,在所述轴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 所述无刷电动机的配线。
根据方式2的无刷电动机,由于在轴部的内部设置有配线,因而可 实现配线部分的空间节省。
[方式3]
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所述转子具有将所述定子包入 在该转子内部的形状,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内侧部分。
根据方式3的无刷电动机,可实现抵抗来自外部的污染物等的密闭 结构。
[方式4]
根据方式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所述位置传感器包含 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根据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的相对位置来输出表示 模拟变化的输出信号。
根据方式4的无刷电动机,可利用磁传感器的模拟变化而效率良好 地驱动无刷电动机。
[方式5]
根据方式4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所述定子还具有包含PWM控制电 路的控制电路,该PWM控制电路通过执行利用所述磁传感器的输出信 号的模拟变化的PWM控制,来生成模拟所述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模 拟变化的驱动信号。
根据方式5的无刷电动机,由于能根据形状与线圈的反电动势波形 接近的驱动信号来驱动无刷电动机,因而可提高效率。
[方式6]
根据方式5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所述控制电路还具有再生电路,该 再生电路从所述电磁线圈再生电力。
根据方式6的无刷电动机,能使用再生电路进行发电。
[方式7]
根据方式6所述的无刷电动机,在所述轴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回收 来自所述再生电路的再生电力的配线。
根据方式7的无刷电动机,由于在轴部的内部设置有配线,因而可 实现配线部分的空间节省。
[方式8]
根据方式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所述电磁线圈、所述 位置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中的至少一部分利用树脂覆盖。
根据方式8的无刷电动机,可抑制电磁线圈等的腐蚀。
另外,本发明能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以无刷电动机、无刷发 电机、它们的控制方法(或驱动方法)、应用它们的致动器、发电装置或 移动体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例中的电动机的电动机主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磁传感器输出和线圈的反电动势波形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线圈的施加电压和反电动势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的正转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反转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