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套落井人员救生器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4006.0 | 申请日: | 200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力元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0河南省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套 人员 救生 器材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套救生器材,尤其适用于口径小于50厘米竖形水井的救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设计巧妙、制造成本低而救生需要时间短,成功率大等特点,属于消防、特勤等救急用品。
二、背景技术:
经常有电视、报纸等媒体报导公安、消防、特勤等战士抢救落井儿童的经过,或者是当地政府、公安、医院、群众联合救助落井人员的经过。综合起来,救助落井者有以下方法:一是向井内释放绳索,让落井者自缚后拉出,但落井者一般为年幼孩童,或者已经失去知觉;二是用绳子将体材瘦小的救助人员头朝下吊下去,然后将落水者救出;三是动用大型挖掘设备从一边挖掘,费时费力而且有泥土、水泥块坠落砸伤被救人员的危险。
本发明克服了以上三种常用方法的缺陷,设计了一套救助落井人员的专用器材,可以安全、快速、轻易地对落井者进行施救。
三、发明内容:
这套器材主要包括一至三支相同的“手指仿生抓缚装置”(暂且称作石氏蛇形钩),功能是用于对落井者进行抓缚、打捞、上提。还包括一个“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功能是把落井者从水中举升起来,并且提供流动空气或氧气,提供照明和通话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用手指仿生抓缚装置向上拉出落井者的过程中,确保落井者不会半途再次掉入井底。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杂状况下营救落井人员时,以上发明内容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但并不排斥同时使用其它器材和物品,例如望远镜、氧气瓶、空气泵、照明灯等现有器具。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指仿生抓缚装置”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的结构图。
以上图中:
1、连接轴 2、环状关节
3、不锈钢管 4、可插接厚壁糙面PPR管
5、铆钉 6、钢丝绳
7、帆布或胶皮护套 8、调整丝杆
9、蝶形螺母 10、橡胶气囊、
11、充气导管 12、内层百褶布套
13、外层百褶布套 14、可插接厚壁糙面PPR管
15、氧气管 16、氧气出口
17、照明、通话装置 18、照明、通话用导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手指仿生抓缚装置”,类似于手指的腱鞘和肌腱结构。用一组互相平行的连接轴(1),将一组环状关节(2)互相连接。环状关节的一端,与一段坚固的不锈钢管(3)相连接,不锈钢管用数支铆钉(5)铆在32毫米厚壁糙面PPR管(4)的一端。在各个连接轴的一侧与环状关节的空隙内穿有一根坚固的柔软钢丝绳(6)。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环状关节的末节上,另一端穿过可插接的数段PPR管总长,可靠地挂在带有蝶形螺母(9)的调整丝杆(8)下端的钩子上。
PPR管每段4-6米,两端各打上两个孔,通过带孔的不锈钢管,与另一段PPR管相插接,以便随意确定长度。糙面设计是为了打捞时防滑。
如图2所示,“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由橡胶气囊、充气导管、内外层百褶布套、可插接厚壁糙面PPR管、氧气管、照明、通话装置等构成。内层百褶布套(12)和外层百褶布套(13)牢固地绑缚于厚壁糙面PPR管(14)的下端,其作用是对橡胶气囊(10)双重保护。橡胶气囊(10)与充气导管(11)相连接。充气导管(11)、氧气管(15)、照明及通话用导线(18)等置于糙面PPR管(14)的空腔中。氧气出口(16)和照明、通话装置(17)安装在PPR管(14)下端的适当位置。
在对竖井落井者实施救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首先使用“手指仿生抓缚装置”或者“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一般情况下,当井内光线幽暗、又急需对落水者供氧时,可首先将“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通过落水者一侧探入井水中,之后使气囊充气,利用气囊浮力和施救者的上提力量,尽快使落井者口鼻离开水面,同时提供照明和氧气。接着将一至三支“手指仿生抓缚装置”伸入到落井者胯下、腋下或其他适当部位,向上拉起调整丝杆(8),并立即旋紧蝶形螺母(9),此时环状关节便顺次弯曲,可随意由垂直向下变成圆弧形的钩状,便可对落井者进行抓缚、打捞、上提。“充气上浮输氧照明装置”则紧随其后上提,确保向上拉出落井者的过程中,增加保险系数,落井者不会半途掉入井底。本套器材的两种装置互相协同,具有救生需要时间短,成功率大等特点,可以安全、快速、轻易地对落井者进行施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力元,未经石力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