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伸缩臂采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3710.4 | 申请日: | 200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国俊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伸缩 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物料采样设备,尤其是能实现灵活快速地改变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作业的移动伸缩臂采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采样设备多采用桥式、门式结构。采样器连同升降装置安装在小车上,由升降装置带动采样器实现垂直运动;大、小车可实现互相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的运动。作业时,车厢停在采样区域,大、小车同时运动至采样点上方,采样器下钻至物料层预定深度后,采样器带所采子样垂直提升至最高点,大、小车同时运动至卸料点卸料。该采样方式作业范围固定,只能在划定的采样区域内进行作业,使用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采样设备不能移动至不同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作业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伸缩臂采样机,该移动伸缩臂采样机不仅能对颗粒物料进行采样,而且能方便地移动至不同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伸缩臂采样机采用履带式或轮式移动方式行走,在多级臂的末级臂设置平行伸缩装置,带动采样装置平行移动实现伸出或缩回末级臂长度范围的伸缩运动。采样装置的伸缩运动由齿轮齿条或液压缸驱动方式实现。通过伸缩运动完成采样后,多级臂在回转装置的带动下回转至后方的分矿收集机上方,在分矿收集机的协同工作下所采子样经漏斗溜入相应子样收集桶。采样装置可由多级臂协调配合在垂直或倾斜方向进行伸缩运动。所有动作动力均来自履带式或轮式车辆动力。采样作业时,将移动伸缩臂采样机开至采样作业地点进行采样作业,一个采样作业地点作业完毕将所采子样放入车辆后部的分矿收集机相应号桶后,可灵活快速地移动到下一采样作业地点继续进行作业,达到在不同采样地点灵活进行采样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完成对颗粒物料采样的同时,能实现不同采样地点作业,配置简单,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移动伸缩臂采样机第一个实施例采样示意图。
图2是移动伸缩臂采样机第一个实施例卸样示意图。
图3是移动伸缩臂采样机第二个实施例采样示意图。
图4是移动伸缩臂采样机第二个实施例卸样示意图。
图中1.采样装置,2.平行伸缩装置,3.末级臂,4.多级臂,5.回转装置,6.分矿收集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采样装置(1)、平行伸缩装置(2)、末级臂(3)、多级臂(4)、回转装置(5)依次相连安装在履带式车辆上,分矿收集机(6)布置在履带式车辆牵引的拖车上。采样作业时履带式移动伸缩臂采样机开至采样点旁,多级臂(4)带动末级臂(3)由回转装置(5)带动回转及自身摆动到采样点上方,采样装置(1)在平行伸缩装置(2)的驱动下伸出钻入颗粒物料层深部采到停留位置点子样。
在图2中,履带式移动伸缩臂采样机采到子样后,采样装置(1)在平行伸缩装置(2)的驱动下适度缩回,采样装置(1)、平行伸缩装置(2)、末级臂(3)、多级臂(4)在回转装置(5)的驱动下转至后方分矿收集机(6)上方,此时分矿收集机(6)已将对应号桶转至漏斗下方,采样装置(1)采集的子样经漏斗溜入对应号桶完成子样收集。
在图3中,采样装置(1)、平行伸缩装置(2)、末级臂(3)、多级臂(4)、回转装置(5)依次相连安装在轮式车辆上。采样作业时轮式移动伸缩臂采样机开至采样点旁,多级臂(4)带动末级臂(3)由回转装置(5)带动回转及自身摆动到采样点上方,采样装置(1)在平行伸缩装置(2)的驱动下伸出钻入颗粒物料层深部采到停留位置点子样。
在图4中,分矿收集机(6)布置在轮式车辆后部车厢内。轮式移动伸缩臂采样机采到子样后,采样装置(1)在平行伸缩装置(2)的驱动下适度缩回,采样装置(1)、平行伸缩装置(2)、末级臂(3)、多级臂(4)在回转装置(5)的驱动下转至后方分矿收集机(6)上方,此时分矿收集机(6)已将对应号桶转至漏斗下方,采样装置(1)采集的子样经漏斗溜入对应号桶完成子样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国俊,未经阎国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