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节输入法及其键盘布局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2937.7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士英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法 及其 键盘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键盘布局及其输入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应用四节输 入法的键盘布局。
背景技术:
当前通行的电脑键盘都是基于QWERTY布局的键盘,如现在台式微机常用 的101/104键键盘。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兴起,键盘的小型化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但由于当前尚没有象QWERTY布局及其直输方式那样简便熟练的布局及输入方 法,因此,无论小型笔记本电脑还是全尺寸笔记本电脑都是在牺牲部分性能的前 提下依QWERTY布局重新设计的键盘。其它另类的小型化设计在接受性和性能 方面都不及上述方式,如国内专利02135635.1所提供的一种单手操作键盘及其 输入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可单手操作的48键以下的小型化键盘及其输入方 法,但该键盘的输入速度相对较低,字母布局和功能方面的扩展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功能强大而又可小型化的键盘布局及 其输入方法,从而为笔记本电脑小型化时代的到来提供键盘支持。该键盘也可用 于台式电脑、便携式编辑器和学习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将字母分为四节进行分节输入的输入 方法,该方法将字母分为每节6~7个字母的小段,由左手的四个手指分别掌控四 节进行分节输入,而数字则采用直接输入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字母和数字的输入 采用同一键区而互不相扰,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字符键的数量,进而实现键盘的小 型化。英文字母的分节沿用英文字母表的既有格局,即每节字母7个或6个,按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的顺序分节输入,左手小指、无 名指、中指和食指分别掌控第一至四节,该分节方式易于记忆又易于为使用者接 受,为方便单手操作,在右手盘核心键区的上方设置4个单手节位键,同时,通 过扩展键可将字母输入能力提高到每节最多8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58键构成的通用型键盘布局,本键盘布局采用人体工 程学原理和通用化设计,键面左右宽度只有20cm左右,适合男士女士及中学以 上学生使用,非常便于便携型笔记本电脑采用,输入快捷,功能强大,可与 QWERTY布局键盘相媲美。
该键盘主体按键由左手盘和右手盘构成,又分别由核心键区和边框键区组 成,左手盘和右手盘之间有无其他按键均可。右手核心键区由14个字符键形成, 其中11个按键是依右手四指(拇指除外)自由屈伸形成的自然按键,另外3个 按键为补空按键,自然按键中的中上7键用于字母和文字的输入,另外4个用于 标点符号和特殊符号的输入,同时,11个自然按键也用于输入小数点和10个阿 拉伯数字,在11个自然按键形成的空余区域设置两个肩位键和1个扩展键就构 成了右手核心键区。右手盘的边框键区由右手上边框、左边框和下边框构成,右 手上边框由四个单手节位键组成,右手左边框由4个功能键构成,右手底边框由 拇指键及其右侧的右底8键构成。左手核心键区以四个节位键为主,由小指、无 名指、中指和食指的上键承当,加上4个对应的下键和2个肩位键,形成由10 键构成的左手核心键区,左手盘的边框键区与右手盘相反,由左手上边框、右边 框和底边框构成,左手上边框由4个键构成,左手右边框由4个键组成,左手底 边框由左拇指键及其左侧的左底8键构成。左底8键和右底8键都为两行各4 键布局。
为了提高键位效率,设置一个F键,该F键与右上键区的12个字符键合作 生成F1~F12。
标点符号的输入,有两大途径,右手核心键区中的14个字符键只有10个用 于阿拉伯数字,可提供18个标点符号的键位,这是途径1,途径2是通过四个 节位键和四个右手下键提供32个键位,两种途径共计50个键位,都含上档键 形成的键位在内。至于中文标点,形意相差较大的另行设置,但所有原半角和全 角对应关系都保留,以便于衔接。
左手盘和右手盘可紧密相邻,也可分开适当距离,中间可加入1或2列功能 键以进一步提高操作舒适度并增加键盘功能,两盘可采用一体固定形式,也可采 用分体拆合形式。键盘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笔记本电脑键盘可采用21 ×18(cm)尺寸,台式机电脑可采用21×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士英,未经赵士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