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2584.0 | 申请日: | 2008-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龙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 地址: | 51800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方 互动 自动化 电子商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 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谈判的方式也相应地 改变。起初,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谈判的方式多为面谈,例如,甲公司 与乙公司洽谈业务,甲公司的业务代表需要到乙公司所在地,与乙公司的业 务代表进行面谈,洽谈好合同后,甲公司的业务代表再回到甲公司所在地向 其公司经理汇报合同细节,同时乙公司的业务代表也向其公司经理汇报合同 细节。如双方经理均对合同无异议,则双方签字后合同生效;如一方或双方 要求对合同进行修改,则甲公司的业务代表再次到乙公司所在地,与乙公司 的业务代表进行面谈,如此反复,直到双方经理均对合同无异议为止。
上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谈判方式的缺点为:一方代表需往返于两个公司 所在地,尤其是当谈判不顺利时,其往返次数增多,如此造成其花费于行程 上的时间较多,成本易较高。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得以改善,甲公司与乙公 司的业务代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可视电话等工具进行合同的洽谈,当双方 均对合同无异议后,双方对最终的合同文档进行电子签名,以使合同生效。 然而,此种方式仍存在如下缺点:没有公共的平台,无法有机地应用、整合、 优化各种独立、分离的数据信息,无法进行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数据交换、 统一通信,无法通过公共平台直接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工作效率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直接进行网上业务交流,且能够进 行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数据交换、统一通信的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
一种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包括一服务器,多个终端及网络, 所述多个终端分别通过所述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相连,用户通过所述终端及网 络与所述服务器交换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通讯模块、身份识别模块 及数据库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服务器与各终端的通讯,所述身份识 别模块用于识别终端用户的身份,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数据。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包括一服务器,多 个终端及网络,所述服务器的身份识别模块识别终端用户的身份后,甲公司 与乙公司的业务代表可以通过各自终端、网络及所述服务器的通讯模块进行 合同的洽谈及对最终的合同文档进行电子签名,洽谈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存储 于所述数据库模块,所述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有机地应用、整合、 优化各种独立、分离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数据交换、统 一通信,即通过所述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可以直接进行网上业务 交流,进而加快合同的谈判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互动自动化电子商务系统10, 其包括一服务器100,第一终端110,第二终端120,及网络130。所述第一 终端110及第二终端120分别通过所述网络130与所述服务器100相连。
所述服务器100包括互相连接的通讯模块101、身份识别模块102及数 据库模块103。所述通讯模块101通过所述网络130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110 及第二终端120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102用于第一用户登录所述第一终 端110时,以及第二用户登录所述第二终端120时,识别第一用户及第二用 户的身份,以确保安全。所述数据库模块103用于存储数据。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102还包括用户判断单元、电子证书识别单 元及电子签名单元。所述用户判断单元用于第一用户登录所述第一终端110 时,以及第二用户登录所述第二终端120时,判断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的个 人资料在所述数据库模块103中是否有存档。所述电子签名单元用于在确认 用户身份后对所述数据库模块103中用户指定的数据电子签名。所述电子证 书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存储于所述第一终端110或所述第二终端120的电子证 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龙,未经李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装置
- 下一篇:高效杀虫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