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在棉花纤维性状改良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2518.3 申请日: 2008-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1633934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裴炎;侯磊;李德谋;宋水清;李先碧;罗明;肖月华;郑雪莲;曾其伟;张觅;邱坤;罗凤涛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C12N15/52;A01H1/00;A01H5/00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韧敏
地址: 400716***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表达 生长素 合成 相关 基因 植物 载体 及其 棉花 纤维 性状 改良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尤其涉及表达生长素合成相关基 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棉花纤维性状改良的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技术的革新,对棉花纤维 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以气流纺纱取代环锭纺纱的技术革命, 要求更长、更强、更细和更整齐的纤维。但是,目前我国棉花推广品种大都纤 维品质偏低,长度单一,纤维强度偏低,纤维较粗,缺乏纺60支以上的高档 棉纱的品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原棉在国际市场上缺 乏竞争力。同时也导致了我国棉花生产近年来一直处于一种结构性矛盾的困 境:一方面原棉产量逐年下降,而库存原棉仍不断增加,造成大量资金积压; 另一方面进口棉花数量却不断上升。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原棉的 结构性矛盾变得更为突出。能否迅速提高我国棉花品种的纤维产量和品质,直 接关系到我国棉花产业的兴衰和纺织品生产加工业的生存与发展。

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产量与品质性状之间 存在遗传上的负相关。棉花栽培品种主要是陆地棉,而优良纤维品质基因主要 源于二倍体的瑟伯氏棉(纤维强度)、异常棉(纤维强度与细度)以及四倍体 的海岛棉(纤维强度与细度)等。这些优良性状基因的利用,却在常规育种中 受到诸多限制,单靠现有的棉花遗传种质资源和常规育种手段已经难以大幅度 提高棉花产量,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纺织工艺革命对纤维品质的要求。利用基 因工程技术育种可以打破物种间的遗传障碍,实现优良目的基因的定向转移, 同时具有后代易于稳定,育种周期短等优点,这为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的改良 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目前人们还未得到与棉花纤维形成,以及产量和品质 (强度、细度和长度等)直接相关的基因,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棉花纤维缺 乏有效的目的基因。人们对棉花纤维发生、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也知之 甚少。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对棉花纤维进行产量和品质改良的进程。

现有研究表明,棉花纤维是由棉花胚珠的外珠被表皮细胞经分化起始、伸 长(初生壁合成)、增厚(次生壁合成)和成熟脱水四个过程发育而成的单细 胞纤维.棉花纤维细胞的最终长度可达20-30mm,高的可达35-40mm,其长径 比达1,000-3,000。这样高的径长比是纤维细胞剧烈伸长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促 进细胞生长和伸长的植物激素参与。纤维细胞的起始与伸长都与生长素(Auxin, 如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密切相关。利用离体培养的棉花胚珠,人 们发现未受精的胚珠培养后不能产生纤维,但在培养基中添加GA和IAA能诱 导纤维的生长;生长素拮抗剂处理表明生长素是纤维原始体伸长的关键因素 (Beasley CA,1973,Science,179:1003-1005;Beasley CA等,1973,American J Bot, 60,130-139)。Giavalis等2001年报道了GA3和IAA处理对培养的未受精胚珠 纤维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前或开花后施用外源GA和IAA,可 以使培养的未受精胚珠纤维的数量显著增加(Giavalis S等,2001,J Cotton Sci,5, 252-258).Seagull和Giavalis 2004年进一步发现,在自然生长状态下,GA3和 IAA处理棉花的蕾或铃,可以明显增加纤维细胞的数量。而且IAA处理开花 前或开花后的棉铃可使单个棉籽上的纤维细胞数量增加58%(Seagull RW等, 2004,J Cotton Sci,,8,105-111)。以上研究都表明IAA能促进棉花纤维的产生, 与纤维发育生长的关系密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