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及其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2442.4 | 申请日: | 200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温业成;黄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 地址: | 516001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及其 指纹识别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的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已经在各种场合被广泛应用,由于空调器属于功耗较大的电器设备,因此给能源带来很大压力。在空调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公共餐厅、会议室、办公室、酒店等,部分人员由于对空调器的使用不了解,或对能源节约的认识不足,常常在空调器的制冷模式下,将设定温度调得很低,或者在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将设定温度调得很高;此外,对于家用空调器而言,小孩的在把玩遥控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操作,因而把空调器的温度设定到不适宜的温度,这种误操作不仅加剧了空调器对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能造成室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利。再者,设置在公共场合的空调器,如果被频繁的操作甚至误操作,则对空调的安全和寿命均非常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业界提出了一些对空调的操作权限进行限制的技术方案,在现有的有关此类的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密码锁的方式进行控制,只有取得密码才能对空调进行操作。然而,这种密码锁功能存在以下两点缺陷:第一,密码容易遗忘和泄露,不易于人性化的操作,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子而言有一定的操作难度。第二,不能区别不同类别用户的不同权限,而仅仅限于对空调开启的允许或禁止,例如,在酒店、会议室等类似的公共场合,大堂经理与普通客人的使用权限应该有所区别,但现有技术无法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而且无法区分用户权限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
所述空调器进一步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空调器的控制面板上。
所述空调器进一步包括一遥控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空调器的遥控器中。
所述空调器进一步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装置。
所述空调器进一步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并受其控制的动作部件。
所述动作部件包括四通阀、压缩机、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步进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指纹识别模块对指纹进行扫描;
步骤b,微处理器根据指纹扫描结果对其对应操作权限进行分配。
所述操作权限是指纹所有者的操作权限,其通过使用级别进行划分。
所述使用级别分为以下三种:A级,允许操作空调器的所有功能;B级,允许部分操作;C级、禁止任何功能操作。
所述使用级别分为以下四种:第一使用级别开放所有使用功能;第二使用级别开放温度设置功能;第三使用级别开放风摆、关机功能;第四使用级别禁止任何操作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及其指纹识别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指纹辨认不同的使用者身份,对不同的使用者开放不同的使用级别,避免未授权的使用者随意调节空调器的设置以及开启或关闭空调器,利于能源的节约,同时也可以保护空调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的硬件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空调器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扫描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权限分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主要包括微处理器13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13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11、输入装置12、动作部件14、显示装置15。当然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等其他部件,由于这些部件并非本发明的重点,而且是本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非常公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指纹识别模块11用于读取用户的指纹图象、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对比,指纹识别模块11可以设置在空调器控制面板上,也可以设置在空调器的遥控器上,或者在两者上均设置独立的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11的内部主要安装有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通过感应皮肤的指表活性层来隐性采集表皮指纹,指纹识别模块11具有四个功能:读取指纹图象、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对比。指纹识别技术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压差进行机房温控的装置
- 下一篇:节能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