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2208.1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凯;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对于手机的使用者来说,手机在处于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能否正常充电;在通话或者进行其它功能操作时,手机是否会突然断电关机,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衡量手机性能是否优良的标准。所以在手机测试领域,手机在各种状态下的电池充电性能,也成为手机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有的电池充电性能测试方式通常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各接上一根线,用数字万用表分别夹住这两根线,通过LabVIEW程序来控制万用表实时读取电池的电压值。对于电池充电电流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是:将充电器的供电正极线剪断,在充电线路的正极线剪断处,串联进一个数字万用表,通过LabVIEW程序控制万用表来实时读取这条线路上的电流值。
但是这种测试电池充电电流的弊端在于:每做一项电池充电性能测试,就要将充电器的供电正极线剪断,会破坏充电器,增加了测试成本;在充电器的供电正极线中串联进一个万用表,由于万用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万用表本身的内阻会对测试的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会降低测试的精准度;充电器给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从充电器流出后,不是直接到达电池,而是需要经过电路板上面的一些供电电路才能到到电池,因此测得的是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而不是电池的充电电流,不能真实反映电池的充电电流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性能的测试方法,能够提高测试精准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性能的测试系统,能够提高测试精准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充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将测试充电器与测试电池相连,利用第一数字万用表来读取测试电池的电压值,并将读取到的电压值导入测试电脑进行显示,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试充电器和所述测试电池之间串入一电阻,利用第二数字万用表来测试所述电阻上的电压值,并将读取到的电压值导入测试电脑进行数据转换,获得相应的性能参数。
一种电池充电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充电器、测试电池、第一数字万用表以及测试电脑;所述测试充电器与测试电池相连,所述第一数字万用表与所述测试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数字万用表用于读取所述测试电池上的电压值,并将读取到的电压值导入所述测试电脑进行数据显示,其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电阻和第二数字万用表,
所述电阻串接在所述测试充电器和所述测试电池之间,所述第二数字万用表用来测试所述电阻上的电压值,并将读取到的电压值导入测试电脑进行数据转换,获得相应的性能参数。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电阻上连接一第二数字万用表,该数字万用表可实时显示测试过程中不同时刻对应的电流值,这样,测试人员无需每次测试都剪断充电器,节约了成本;并且第二数字万用表作为电压表来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机器本身的内阻对电路的数值影响很小,就避免了第二数字万用表串联在电路中,机器内阻对数据的较大影响;电阻直接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连接片之间,电阻上的电压值,通过程序除以电阻值,真实的反映了电池的充电电流值,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反映的是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值,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充电性能测试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电池充电性能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全新的电池充电性能测试方案。将测试充电器与测试电池相连接,当需要进行充电电池的电流测试时,在测试电池两侧接上第一数字万用表,利用第一数字万用表读取测试电池上的电压值,并将读取到的电压值导入测试电脑进行数据显示,即:第一数字万用表将读取到的电压数据导入测试电脑,测试电脑通过预先编辑好的LabVIEW程序,在其显示面板上显示测试电池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电压变化情况。该电压变化情况包括电池实时充电电压变化曲线图以及实时充电电压变化数值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保式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温环保型热电偶用补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