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41588.7 | 申请日: | 200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洲;刘璐;聂爱玲;雷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H1/46 | 分类号: | H05H1/46;H01J37/3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压下 介质 阻挡 辉光 放电 反应器 | ||
1.一种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细线电极 (4)、阻挡介质(3)和外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电极(1)和阻挡 介质(3)之间设有筛网(2),所述筛网(2)中网孔的孔径为0.01~0.08mm, 构成筛网的钢丝直径为0.03~0.08mm;所述阻挡介质(3)采用玻璃或树脂或聚 四氟乙烯管状电介质,其紧贴筛网(2);所述的外电极(1)是由铜皮绕成的管 状结构,其外径为30~40mm,所述阻挡介质(3)厚度为1~5mm,有效放电长 度为300~500mm;所述细线电极(4)为固定在构成所述阻挡介质(3)中心的 一根直径为0.1~1mm的细导线;当中心细导线电极作为高压电极,其外加电压 峰值小于14KV时,管中细导线的电离活性区放光,此时的放电为电子崩形式的 电晕放电;当外加电压峰值升高到14kV~24kV时,管中气隙出现稳定发光,此 时细导线电极周围的高场强引发汤生碰撞电离,而外围气隙的电场强度较低, 出现离子和光子的扩散以及光游离,由于阻挡介质抑制了电弧的出现,从而使 得放电表现为稳定的扩散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筛网(2)中每个网孔的孔径相同,其孔径为0.04mm,筛网(2)的钢 丝直径为0.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外电极(1)为接地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5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