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印染浮色的清洗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1558.6 | 申请日: | 200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廖治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治业 |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237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洗剂 | ||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浮色清洗剂,适用于棉和涤棉织物 染色印花浮色的清洗。
在活性染料或还原染料固色阶段时,染料与染浴中的氢氧根离子或吸附在 纤维上的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使染料水解为水解染料,水解染料具有与反应染料 相近的亲和力,可被纤维吸附,但色牢度低,即造成织物上的浮色。为此,在 水洗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净洗剂,以去除织物上的水解(醇解)染料和其它印染 助剂。但是,在清洗过程中随着未因着的染料从织物上逐渐转移到浴中,形成 具有一定浓度、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的染色浴条件,造成染料在被净洗织物的 不同染色部分之间,通过净洗浴而相互转移,特别是从有色部分向无色部分的 转移,即所谓的白地沾污情况。目前在各种表面活性剂中,最多被用来做肥皂, 用量大,且不耐硬水,洗后织物沾色严重且手感硬;后采用合成洗涤剂时泡沫 较多,白色沾污情况并没有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净洗能力又可有效防止白地沾污的印染 浮色清洗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聚氧乙烯醚类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具有 优良的分散乳化、净洗能力,对染色也有一定的亲和力,与染料形成一种包含 胶束结构的表面活性剂——染料聚集体,大大增加了水对染料的溶解能力,并 且这种聚集体粒子较大,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较慢,达到缓染和防染的目的。 同时将高聚物PVP引入浮色清洗中,固定水解染料于溶液中,防止水解染料的 重新上染,而有效改善白地沾污情况。
本发明的具体配方为: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1(OR2)m(OR3)nOH的重量百争含量为5-20%, 其中R1为H、C16-C18烷基、C9-C12烷基苯基,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成分; R2、R3为乙基或丙基,m+n=5-25,m/n=14,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4OSO3Na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5%,其中R4可 以是C10-C15的烷基,或是C9-C12的烷基苯基,
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0%;K值为12- 30,
d.无机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4.5%;无机物是碳酸钠、磷酸钠、硅酸 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e.余量为水。
下面阐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与相关比较例:
实施例一: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百分含量为5%,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9)为6%,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为7%;
c.PV P-302.5%;
d.硅酸钠30%;
e.水余量。
实施例二: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为10%;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为15%;
c.PVP-17为4%;
d.碳酸钠20%;
e.水余量。
实施例三: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乙烯醚(9)为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硫酸钠12%;
c.PVP-25为1.5%;
d.硅酸钠2%;
e.水余量。
实施例四: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为15%;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硫酸钠10%;
c.PVP-30为5%;
d.磷酸钠5%;
e.水余量。
比较例一:
中性皂片用量5g/L,碳酸钠2g/L。
比较例二: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百分含量为5%,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9)为6%;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为7%,
c.硅酸钠3%,
d.水余量。
比较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治业,未经廖治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培养条件下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燃油发动机油路清净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