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1461.5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留斌;冯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18 | 分类号: | F01P3/18;F01P3/20;B60K11/04;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2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水冷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中广泛使用水冷发动机,外部通过橡胶管连接散热器,其中附带水箱、温控器、风扇,构成水冷循环结构,用以降低发动机温度。这种技术适用于负载较小的两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由于路况复杂、负荷较大并具有较长距离运输功能,在使用两轮摩托车散热器与水冷发动机构成水冷散热系统时,散热器的散热片极易堵塞,并且散热器附带水箱容量太小,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液又极易蒸发,造成冷却液不足,循环不畅,从而影响摩托车散热,使得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无力、油耗增加,润滑油经高温变质,甚至造成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损坏;此外,该散热器(附带水箱、温控器、风扇)需用电力驱动风扇,消耗电能,严重时造成电瓶亏电,并且电子装置故障率高,经常会发生风扇损坏,影响水箱散热的情况,温控器使用过长时,对温度的感应会变迟钝,影响风扇正常运做,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两轮摩托车散热器与水冷发动机构成的散热系统在正三轮摩托车上散热不良、冷却液蒸发过快,风扇易坏,温控器不可靠,维护复杂等问题,本发明采取使用大面积散热片来散热,充分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散热装置散热不良和水份易蒸发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水箱1由橡胶管5-1连接水滤器2,再由橡胶管5-2连接发动机3,发动机3的下方通过三通节温器4安装于发动机3上,三通节温器4的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4,橡胶管5-4连接散热器7的入水口,散热器7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5,橡胶管5-5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形成一条回路;三通节温器4的细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3,橡胶管5-3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形成另一条回路。即构成本发明的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3中附带有水泵,在发动机工作时,带动水泵运转,冷却液通过橡胶管5在水滤器2、发动机3、节温器4、散热器7之间循环流动,流经发动机3时,吸收发动机3缸体和缸头的热量,水温升高,流经散热器7时,水温降低,以此往复循环,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使用于摩托车上,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借助大面积散热器和水箱及时补水,能够满足负载较大、路况复杂、长途运输的正三轮摩托车的散热需求;而且成本低,散热效果好,使得摩托车维护更加方便,故障率大大降低,也减少了电能的使用,更好的维护了电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箱1、水滤器2、发动机3、三通节温器4、橡胶管5、车架6、散热器7。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水箱1由橡胶管5-1连接水滤器2,再由橡胶管5-2连接发动机3,发动机3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4,橡胶管5-4连接散热器7的入水口,散热器7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5,橡胶管5-5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形成一条回路。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散热器(7)横置于车架(6)上,散热器7的出水口、入水口方向可朝向车架的一侧,散热器7与车架水平夹角A为0°至90°。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水箱1安装于车架一侧的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水箱1由橡胶管5-1连接水滤器2,再由橡胶管5-2连接发动机3,三通节温器4安装于发动机3上,三通节温器4粗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4,橡胶管5-4连接散热器7的入水口,散热器7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5,橡胶管5-5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形成一条回路;三通节温器4的细出水口连接橡胶管5-3,橡胶管5-3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形成另一条回路。即构成本发明的摩托车水冷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3中附带有水泵,在发动机工作时,带动水泵运转,冷却液通过橡胶管5在水滤器2、发动机3、三通节温器4、散热器7之间循环流动,流经发动机3时,吸收发动机3缸体和缸头的热量,水温升高,流经散热器7时,水温降低,以此往复循环,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测厚仪
- 下一篇:一种人体的病全自动治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