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1103.4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江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红旗 |
主分类号: | A61K36/54 | 分类号: | A61K36/54;A61P11/02;A61P11/14;A61P29/00;A61P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6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寒 感冒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外用药,同时涉及该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一种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对症用药。中医上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而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针于风寒感冒,目前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多数药物需要口服,不可避免给肠胃带来一定的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风寒感冒的外用药,不给肠胃带来刺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麻黄25~35份、葛根40~50份、桂枝25~35份、细辛25~35份、防风25~35份和白芷25~35份。
治疗风寒感冒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将各原料药粉碎至40~5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的药粉用布袋分装,每袋内的药粉重量为4~5克。
使用时用橡皮膏药将装有药粉的布袋固定于大椎穴处,或用纯粮酿制的酒将装有药粉的布袋滴湿后再用橡皮膏药固定于大椎穴处,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3~5天进行更换,对橡皮膏药过敏者禁用。
本发明中,麻黄,辛苦,性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效,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葛根性凉,味甘、辛,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主要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桂枝,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膀胱、心、肺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之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细辛,味辛,性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效,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防风,味辛、甘,性温,入膀胱、肺、脾经,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可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白芷,味辛,性温,无毒,入肺、髀、胃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可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本发明以麻黄、葛根和桂枝为君药,以细辛、防风和白芷为臣药,具有祛风散寒、辛温、解表、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治疗风寒感冒,改善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头痛、无汗或四肢酸痛的症状,轻者使用一次便可治愈,重者使用一次见效,使用两到四次可痊愈,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采用外用的方式,不会给肠胃带来刺激。
采用本发明治疗风寒感冒118例,治愈90例,显效18例,见效10例,治愈率达到76%,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麻黄25份、葛根40份、桂枝25份、细辛25份、防风25份和白芷25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粉碎至4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用布袋分装,每袋内的药粉为5g。
实施例2:麻黄30份、葛根45份、桂枝30份、细辛30份、防风30份和白芷30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粉碎至2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用布袋分装,每袋内的药粉为4g。
实施例3:麻黄35份、葛根50份、桂枝35份、细辛35份、防风35份和白芷35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粉碎至5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用布袋分装,每袋内的药粉为5g。
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使用方法为:用橡皮膏药将装有药粉的布袋固定于大椎穴处,或用纯粮酿制的酒将装有药粉的布袋滴湿后再用橡皮膏药固定于大椎穴处,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3~5天进行更换,对橡皮膏药过敏者禁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红旗,未经江红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阻抗应变率传感器
- 下一篇:检测一种或多种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抗体的试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