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0031.1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0;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肾盂肾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肾盂肾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临床上主要以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尿路刺激症状,常伴有下腹疼痛、腰痛、局部输尿管压痛、肾区扣击痛、尿液浑浊等局部症状及体征。急性肾盂肾炎还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乏力身痛、恶心呕吐、腹部胀痛,若高热不退往往合并尿路梗阻,肾脓肿或败血症。慢性肾盂肾炎多有急性肾盂肾炎史及反复发作史,发作时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如果慢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到了晚期常有肾功能受损,首先出现肾小球浓缩功能减退,如夜尿增多、多尿、甚者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继而肾小球受损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大都以西医为主,治疗见效快,但不易根治,而且副作用大,许多药物对肝、肾功能损伤很大,往往在用药治小病的同时又加速了病情的发展。而且治标不治本,许多患者易从小病变成大病,从轻病发展成重病,从急病发展成慢病,从肾功能不全变成肾功能衰竭,从慢性肾衰到尿毒症到死亡,后果不敢想象。为此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多么期待良药、好药、奇药的出现,能彻底根治他们的疾病,解除他们的痛苦。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该中药疗效快,服用方便,治愈彻底,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的中药制剂:
浙贝母10-15 栀子10-15 蒲公英15-30 连翘5-15
海金沙15-30 金钱草15-30 车前草10-20 牛膝5-15
生地黄15-30 芦根15-30 淡竹叶10-15 土茯苓15-30
合欢皮10-18 黄芪10-15 当归10-15 丹参5-15
茯苓10-15 郁金10-15 天花粉10-15 白及5-10
白蔹5-10 仙鹤草15-30 白茅根15-30 甘草5-15
上述一种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的最佳配比为:
浙贝母15 栀子15 蒲公英30 连翘15
海金沙30 金钱草30 车前草20 牛膝15
生地黄30 芦根30 淡竹叶15 土茯苓30
合欢皮18 黄芪15 当归15 丹参15
茯苓15 郁金15 天花粉15 白及10
白蔹10 仙鹤草30 白茅根30 甘草15
把上述各种中药,按比例称取后,放入药锅中,加水浸泡后,采用常规方法煎煮,将所得的煎液进行浓缩,制成浓缩口服液,分装即可。
本发明采用的浙贝母、栀子、蒲公英、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海金沙、金钱草、车前草、牛膝具有利尿消肿通淋的功效;生地黄、芦根、淡竹叶、天花粉具有养阴生津、消肿排毒的功效;黄芪、当归、丹参、郁金具有补气养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茯苓、土茯苓、合欢皮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功效;白及、白蔹具有消肿生肌的功效;仙 鹤草、白茅根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的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这些中药,配方独特,合理,能互补互利,标本兼治,达到机体整体治疗,药到病除的目的。具有补气血、健脾胃、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养阴生津、收敛止血等功效。经临床对288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98%,本发明不仅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能有效治疗,而且具有补气血、行血脉、调理肝、脾、肾促进机体内分泌及代谢的正常运行,使气血畅通、瘀滞消散、二便通畅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整体调理,药到病除的目的,使患者可在7-15天左右明显见效或治愈急性肾盂肾炎,3个月左右治愈慢性肾盂肾炎,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英,未经李爱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0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