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生产中的纸浆漂白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9873.5 | 申请日: | 2008-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云 |
| 主分类号: | D21C9/10 | 分类号: | D21C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4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生产 中的 纸浆 漂白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浆造纸工艺,具体说是利用生物酶的特性应用到造纸生产中的造纸生产中的纸浆漂白工艺。
背景技术
木聚糖酶是降解半纤维素木聚糖的一组酶的总称,酶系的组成比较复杂。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于生物制浆、纸浆漂白、废纸二次纤维回收、废纸脱墨处理及纸张表面处理等,特别是其在纸浆生物漂白中的巨大应用潜力早已引起各界同行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无论是阔叶材还是针叶材硫酸盐浆及其他化学浆,无论是与传统的氯漂序配合还是与先进的无氯漂序相配合,采用木聚糖酶处理均可以促使纸浆中残余木质素的降解和溶解性木质素的抽除,不但可以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白度稳定性,改善纤维的滤水性和造纸性能,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后续漂序化学试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纸浆漂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许多微生物以木质纤维原料为碳源会同时产生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采用木聚糖酶进行生物漂白时,其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量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纤维素酶会降解纤维素,导致浆料强度下降,得率降低,但是少量纤维素酶活的存在,不仅能够更有效地脱除木质素,而且会改善浆料的滤水性和脆性。虽然木聚糖酶在纸浆漂白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木聚糖酶的生物活性对环境要求较高,操作复杂,工作人员难以掌握,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以减少化学漂白剂用量的造纸生产中的纸浆漂白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造纸生产中的纸浆漂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清水50-80千克放入非金属容器中,调整水温到15℃-20℃之间,取1千克木聚糖酶撒入上述清水中,搅拌直到完全溶化,得到木聚糖酶水溶液;
B)调整造纸纸浆的PH值到6.5-9.5,纸浆浓度为6-10%,纸浆温度为45-60℃,采用计量泵直接输入和喷洒管喷洒是方法将上述木聚糖酶水溶液与纸浆充分混合,使木聚糖酶与纸浆的重量份数比为4—5:100000。
该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以减少化学漂白剂用量,从而使废水中有机氯化物减少,使COD、BOD含量降低,因此降低了污染负荷。木聚糖酶同时具有保护纤维,提高成浆质量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木聚糖酶是降解半纤维素木聚糖的一组酶的总称,酶系的组成比较复杂。该产品的生产厂家较多,本发明中使用的木聚糖酶选择用苏柯汉(潍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末状生物酶助漂剂AU-PE89,AU-PE89木聚糖酶是降解木聚糖的专一性酶,由不同微生物共同作用而形成。首先取清水50-80千克放入非金属容器中,调整水温到15℃-20℃之间,取1千克木聚糖酶撒入上述清水中,搅拌直到完全溶化,得到木聚糖酶水溶液,该步骤应尽量在30分钟之内完成,并在木聚糖酶水溶液配制完成以后30分钟之内使用;然后再调整造纸纸浆的PH值到6.5-9.5,纸浆浓度为6-10%,纸浆温度为45-55℃,采用计量泵直接输入和喷洒管喷洒是方法将上述木聚糖酶水溶液与纸浆充分混合,使木聚糖酶与纸浆的重量份数比为4—5:100000,即每吨纸浆使用40克-50克的木聚糖酶。
实施例2
本发明中使用的木聚糖酶选择用苏柯汉(潍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末状生物酶助漂剂AU-PE89,产品包装:1000克/袋;
首先取清水50-80千克放入非金属容器中,调整水温到15℃-25℃之间,即常温,取1000克木聚糖酶撒入上述清水中,搅拌直到完全溶化,得到木聚糖酶水溶液后,通过精密的计量泵,按照每小时的过浆量测算相应的添加量,再通过喷洒管均匀的喷洒,直入运转的浆中充分混合,每吨纸浆添加木聚糖酶40-50克,达到发挥功效的目的。
木聚糖酶的条件如下:
A)、纸浆粘度为:6-10%;
B)、产品使用量:40-50g/T纸浆(o.d.basis);
C)、调整造纸纸浆的PH值到:6.5-9.5;
D)、纸浆温度为:45-60℃;
E)、反应时间: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云,未经李凤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