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棉杆栽培平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364.2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春;刘玲玲;张乃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4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利用棉杆栽培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培养料的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和菌种搭配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种原料配方及制作固体菌种的工艺》(CN1765172),其原料的配方为竹签40~60%、木屑10~20%、棉仔壳10~20%、麦皮10~20%、玉米粉0.5~1.5%、碳酸钙0.5%。制作工艺为:(1)制作竹签及处理竹签;(2)将竹签与适量的玉米粉、麦皮拌匀后备用;(3)将木屑、棉仔壳、碳酸钙及剩余的玉米粉和麦皮拌匀,加水调整至含水量为58~62%备用;(4)将竹签整齐包扎后放入塑料袋内,并在其周围填充混合料,然后按常规方法处理制得固体竹签菌种。该专利所使用的原材料竹签、棉籽壳、麦皮和木屑在食用菌栽培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造成了养殖原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并且养殖方法复杂,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难以掌握。
在我国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西部地区种植着大量的棉花。据调查目前产棉区的棉杆有效利用(主要用于造纸)率在20%左右,大部分都被焚烧或废弃。而惯用的棉籽壳本身产量低,已难以满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广泛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产棉区大量的棉杆被废,同时常规的原材料供求日益紧张的现状,通过对多种食用菌品种的筛选、原材料成份的分析、优化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的处理和栽培技术管理等进行研究和实验,总结出一种利用棉杆栽培平菇的方法,以此来实现废物利用,为规模化栽培提供一种种植成本低廉、技术简单、易于推广和普及的目的。
其技术方案是:构成培养料的原材料按下列重量份配置,棉杆粉85-90,棉粕5-10,石灰3-5;配置后的干料与120-150重量份的水混合,然后进行发酵;平菇菌种采用常规菌种接种栽培;在温度20-25℃条件下发菌培养35-45天;在温度4-28℃条件下催蕾和生长。所述的棉杆粉的粒径为20-30目。
本发明以废弃的棉杆作为培养料的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营养物质,根据平菇的生长特性,从菌种的选育到栽培提供了科学合理、易于推广的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栽培的平菇具有栽培成本低廉、产量高、品质优良、生长期短的优势。适合产棉区实施温室或遮阳地带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20目的棉杆粉85千克,棉粕12千克,石灰3.5千克;配置后的干料与120千克的水混合,然后进行常规发酵,分装成袋作为栽培平菇菌种的培养料。平菇菌种采用常规菌种接种栽培;在温度25℃条件下发菌培养35天;在温度4-28℃条件下的温室(冬季)或室外遮阴地带(春夏秋三季)催蕾和生长。
实施例2,30目的棉杆粉90千克,棉粕15千克,石灰5千克;配置后的干料与150千克的水混合,然后进行常规发酵,分装成袋作为栽培平菇菌种的培养料。平菇菌种采用常规菌种接种栽培;在温度20℃条件下发菌培养45天;在温度4-28℃条件下的温室(冬季)或室外遮阴地带(春夏秋三季)催蕾和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合天线的半导体封装件
- 下一篇:电气石木鱼石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