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绣制工艺用布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8591.3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波;石玉花;王俊平;赵晓海;曹瑞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兰骏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6M15/11;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6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绣制 工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制工艺用布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绣制工艺用布,属于织造技术。
背景技术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纺织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使原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每个企业都渴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自身的跨越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企业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才能发展自我,贡献社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制工艺用布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的绣制工艺用布手感硬挺, 光泽亮丽,纹理清晰,孔隙均匀有序,满足绣制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绣制工艺用布的生产方法,纱线经整经、上浆、接经、织造和后整理制得, 其特征在于纱线为纯棉丝光高支单纱线,上浆的上浆率为10-12%,较传统产品织造的上浆率 4-8%有所提高。
其中,上浆的浆液重量组成为:
磷酸酯淀粉 50-70份
丙烯酸浆料 25-30份
DY-69 10-12.5份
PVA-205 8-12份
SF0-301 4-6份。
高支单纱,纤维根数少,单纱强力较低,上浆率要求高,所以要选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 粘附性的浆料,能快速浸透到纤维间,增强其粘结力。
所用浆料中,PVA-205(聚乙烯醇-205,属于聚乙烯醇中的一种)具有优良的粘附性、 成膜性及与其它浆料相溶性好的特点,用DY-69聚酯浆料代替了少量的PVA-205,改善调节性 能。选择粘度在18-15m.pas的变性淀粉——磷酸酯淀粉,对纱线粘附好、浸透好、混溶好, 能改善浆液流动性,促进浆液形成良好完整的浆膜,提高了强力。添加SF0-301型高效浆纱 油剂,可降低浆纱的摩擦系数,改善导电性能,提高织造效果。其中PVA-205、DY-69和SF0 -301均有市售产品,直接购买作为原料使用。
本发明织造打破了传统的平纹、斜纹等的布面设计和传统的上机方法,采用双经、空经 和双经上机工艺,即穿筘时采用一筘四入、一筘空筘循环穿法的的上机工艺,以及双纬、空 纬和双纬的循环变化织造方法,即先打四纬,后空二纬的循环打纬的循环变化织造方法,使获 得的织物手感硬挺,光泽亮丽,纹理清晰,孔隙均匀有序,能够很好地满足绣制要求,为获 得高质量的绣制产品提供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精梳20S×精梳20S为例对本发明绣制用布的生产过程详细叙述如下:
(1)选纱:经纱和纬纱均选用20(英制支数)的纯棉精梳丝光高支单纱线为原料。
(2)整经:将纱线在高速整经机上以250m/min的车速进行整经,单纱张力控制为4-8 克,如4、5、5.5、6、6.5、7和8克等。
(3)上浆:上浆的浆液重量组成为:
磷酸酯淀粉 50Kg
丙烯酸浆料 30Kg
DY-69 12.5Kg
PVA-205 10Kg
SF0-301 4Kg。
经纱上浆率控制在11%,上浆其它工艺参数为:
车速: 45m/min
张力I区: 950N
张力II区: -0.2N
张力III区: 0.5N
张力IV区: 2000N
张力V区: 3000N
张力VI区: 2500N
卷绕张力: 2100N
烘燥温度: 100±5℃
上浆温度: 90±3℃
粘度: 11±2秒
压力: 0m/min 3KN
40m/min 11KN
回潮率: 7-8%,如7%、7.3%、7.5%、7.6%和8%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兰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兰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