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215.4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先禾农业科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N33/18;A01N43/653;A01N43/84;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植物 病毒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是造成植物减产或绝产的主要原因,如玉米粗缩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玉米条纹矮缩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斑点病毒、烟草坏死病毒等,玉米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病毒、玉米条纹矮缩病。1、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株严重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1/3,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缩明显,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有时叶鞘、果穗包叶上具蜡白色条斑突起,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虽抽雄,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雌穗畸形,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2、玉米矮花叶病病毒:属马铃薯病毒,病毒粒体线状,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尤其苗期受害较重,玉米三叶期即可现症,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后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叶尖变红紫而干枯,发病重的叶片发黄、变脆、易折、病叶鞘、病果穗的苞叶也能现花叶状,发病早的病株矮化明显。该病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均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病汁液摩擦也可传毒。3、玉米条纹矮缩病:病毒(MSDV)由灰飞虱传播,越冬的小麦病株和带毒灰飞虱是本病的初浸染来源,体内循回期最短为5天,不经卵传播。病原菌形态特征:病毒粒体炮弹状。染病后,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缩,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后条纹上产生坏死褐斑,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前枯死,中期染病植株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抽出,植株多向一侧倾斜,后期染病矮缩不明显,根据叶片条纹的宽度分为密纹型和减纹型两种,叶片、茎部、穗轴、髓、雄花序、苞叶及顶端小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斑。当前农业上防治这三种病毒尚还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顾此失彼,没有把这三种病毒病系统化,只重视防治灰飞虱,没重视防蚜虫,或只重视防病,没重视治虫,没重视调节玉米生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申请号为2005100413895的“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对防治玉米粗缩病虽有一定疗效,但该农药功能单一,只有防治功能,不具备营养、调理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营养、调理、抗菌三重功效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下列物质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蜂胶0.5-1.0% 5-硝基愈创木酚钠0.3-1.0%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3-1.0%(α-吗啉α-亚胺甲基)胍0.5-1.0%
氨基酸2-4% Carbamide 0.5-1.0%
吡啶-3-甲酰胺、α-萘乙酸钠、有机肽、VB族、Cu、Zn、Vc 0.9-6%
溶剂 85-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迅速促进细胞纵向、横向分裂与扩大,能诱导形成不定根,使植物起死回生,有高强的杀灭病毒菌的作用,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组织再生,使植物衰老组织活化。对玉米粗缩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玉米条纹矮缩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斑点病毒、烟草坏死病毒等植物病毒病有较强的抑制、钝化、治疗作用,治愈率高,并且有机、无毒、无残留、无公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由下列物质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蜂胶0.8% 5-硝基愈创木酚钠 0.7%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8%(α-吗啉α-亚胺甲基)胍0.8%
氨基酸3% Carbamide 0.7%
吡啶-3-甲酰胺、α-萘乙酸钠、有机肽、VB族、Cu、Zn、Vc共计3.2%
溶剂 90%
蜂胶:有较好的杀灭病毒菌作用,能增强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活力,促进生长,调节植物体激素,促进细胞复苏,保护细胞膜。有修病变损伤组织器官的功能,使植物体衰老组织活化,促进组织再生。
5-硝基愈创木酚钠:
化学结构式:
是一种细胞赋活剂,在植物体内表现极高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它能迅速进入植物体内,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加快植物生根、发芽,促进生长、生殖和授精结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先禾农业科技研究所,未经泰安市先禾农业科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