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绿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129.3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克忠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绿茶 加工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具体为桑叶绿茶加工方法。
二、背景技术
桑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份,其含量较为丰富,尤以钾、钙、镁含量最高,比茶叶高出3至6倍且其比例更宜于人体吸收,其它还含有锌、铁、钠、磷、铜等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物纤维、氨基酸、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此外,桑叶中还含有歧化酶、脂肪酸、香豆素、有机酸、生物碱等特殊的功能成份。
可见桑叶对增补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改善机体的营养壮况,增强抵抗力,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我们知道茶叶是由茶树之叶经加工而成,茶叶对人体所具的各种有效成份在桑叶中都有且在桑叶中含量更丰富,而茶叶则没有桑叶所具有的众多特殊功能成份。因此喝桑叶茶要比喝茶叶更健康;纯桑叶茶对当今的“富贵病”即糖尿病有相当的功效,还有降血压、降血酯等功效,经常饮用桑叶茶能起到,清热、通便排毒,减肥与美肤,并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及健康素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提供一种桑叶绿茶加工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桑叶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叶:制茶桑叶要鲜嫩,采叶时留叶柄2-4毫米。
杀青:
(1)待炒锅见微红时将茶叶倒入,继而保持火势,待出料时速减火力,
(2)叶量占杀青容积体积60%~70%;
(3)用工具在锅内不停地翻动,同时将叶向上扬抖,待桑叶炒至萎软70%左右时,即可加盖焖锅,每次半分钟,连续焖两次
揉捻:将摊凉的杀青叶进行揉制,将杀青叶装入揉桶内不加压轻揉3~5分钟,转速50-60转/分;此后轻度加压揉捻5~8分钟、转速60转/分-90转/分;继而重压,揉捻20~30分钟,转速70转/分-90转/分,达到叶成条索状时出料解决;
干燥:用太阳热自然干燥,铺料厚度1-2厘米,每小时翻1~5次;
(1)初焙,投量宜少,温度90℃~100℃,烘至七八成干时出料;
(2)摊凉,将初焙料铺至2~3厘米厚,历时60~80分钟;
(3)足火,即续焙,温度85℃左右,烘至足干,即烘至桑茶含水量8%~10%时停止烘焙;
复火装袋:将干燥后的桑茶要在库内贮藏20~30天,然后筛出碎片,再打一次复火,温度50℃~60℃,时间2~3小时,出料摊凉后,装袋密封。
四、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采叶:制茶桑叶要鲜嫩,采叶时留叶柄4毫米。
杀青:
(1)待炒锅见微红时将茶叶倒入,继而保持火势,待出料时速减火力,
(2)叶量占杀青容积体积65%;
(3)用工具在锅内不停地翻动,同时将叶向上扬抖,待桑叶炒至萎软70%左右时,即可加盖焖锅,每次半分钟,连续焖两次
揉捻:将摊凉的杀青叶进行揉制,将杀青叶装入揉桶内不加压轻揉4分钟,转速50转/分;此后轻度加压揉捻6分钟、转速80转/分;继而重压,揉捻30分钟,转速80转/分,达到叶成条索状时出料解决;
干燥:用太阳热自然干燥,铺料厚度1厘米,每小时翻5次;
(1)初焙,投量宜少,温度95℃,烘至七成干时出料;
(2)摊凉,将初焙料铺至3厘米厚,历时80分钟;
(3)足火,即续焙,温度85℃左右,烘至足干,即烘至桑茶含水量60%时停止烘焙;
复火装袋:将干燥后的桑茶要在库内贮臧30天,然后筛出碎片,再打一次复火,温度60℃,时间3小时,出料摊凉后,装袋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克忠,未经郭克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松鼠饲养料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药剂防治葡萄蚜虫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