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7836.0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詹德威;陈介伟;曹正翰;邱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G02F1/1333;H01L27/12;H01L21/84;G09G3/3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配向(Polymer Stabilized Alignment,PSA)工艺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借着显示器的辅助可使得生活更加便利,为求显示器轻、薄的特性,因此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成为目前的主流,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最受欢迎。
市场上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范围要求越来越大。目前,常见的广视角技术为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面板,其利用配向结构(alignmentstructure)的配置以令不同区域内的液晶分子朝不同方向倾倒,从而达到广视角的功效。然而,配向结构周边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往往不明确(disclination),因而可能造成漏光的情形。因此,一种利用聚合物配向搭配具有多个微狭缝的像素电极以形成多域配向(multi-domain alignment)的配向方式被提出,以改善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聚合物配向技术是在液晶材料中掺入适当浓度的可聚合分子(单体)(以下称液晶混合物)。接着,对液晶混合物施加电压。当施加电压使得液晶分子排列稳定时,则使用紫外光或加热的方式让可聚合分子(单体)键结成聚合物层,以完成稳定配向工艺。
上述施加电压的方式可利用电容电极耦合至像素电极。传统上,电容电极需要被提供较高的电压以使得电容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有较佳的电容耦合效应,并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因此,在聚合物稳定配向工艺中,未被像素电极遮蔽的电容电极与对向电极间常呈现高电压差。若未被像素电极遮蔽的电容电极面积越大,则部分区域中液晶分子的排列就越难以掌握,也就产生液晶分子排列不明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所发生的漏光现象及显示不均的情形可获得改善。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液晶分子排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制作出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对向电极、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结构、多个第一电容下电极、多个第二电容下电极、至少一个配向层以及至少一个聚合物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之间。对向电极位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而扫描线及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交。像素结构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其中各像素结构具有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第一电容下电极位于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而第二电容下电极位于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此外,每个第二电容下电极包括第一图案以及多个与第一图案连接的第二图案。第一图案自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所在区域的第一侧延伸至相对的第二侧,且第二图案位于第一侧及第二侧,其中至少部分第二图案重叠(overlap)于第二像素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区域。配向层配置于像素结构与对向电极之间,而聚合物层配置于配向层与液晶层之间。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对向电极、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结构、多个第一电容下电极、多个第二电容下电极、至少一个配向层以及至少一个聚合物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对向电极位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扫描线位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其中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交。像素结构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其中各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一有源元件以及第二有源元件。第一有源元件以及第二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其中一条扫描线,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性连接不同的数据线,且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第一电容下电极位于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第二电容下电极位于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配向层配置于像素结构与对向电极之间,聚合物层配置于配向层与液晶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用钢板
- 下一篇:分析多光谱光学探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