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系统中的解调方法和解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7712.2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平;杜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38 | 分类号: | H04L2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数据 分组 接入 系统 中的 解调 方法 解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SDPA(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系统中的解调方法和解调器。
背景技术
在HSDPA系统中,为了提高小区的吞吐量及频谱利用率,采用了自适应调制及编码(AMC)技术。该技术使得基站Node-B能够根据用户设备UE反馈的当前无线信道状况及时地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效率,从而使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状况相匹配。在当前版本的HSDPA中有两种调制方式:QPSK(正交相移键控)和16QAM(正交幅度调制)。
16QAM调制的星座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16QAM调制是一种幅度与相位相结合正交幅度调制,所以如果要正确的解调16QAM方式调制的信号,不但要正确的补偿出信号的相位,还要正确的估计出信号的幅度。
基于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信道估计与信道补偿能够得出当前信号的相位,同样基于CPICH的功率估计也可以给在HSDPA中的HS-DSCH(高速数据共享信道)提供幅度参考。一般说来,16QAM解调都是基于CPICH的相位和功率幅度来判决数据的符号的,通常采用软判决,即给出的是数据符号的多比特量化的置信度。
另外,从图中也可以看出,采用16QAM调制,映射到16QAM调制符号的各个比特有不同的置信度,前两个比特比后两个比特具有更高的置信度。一般专利都侧重于改善后两个比特的置信度,以提高整体译码性能,但是还没有对幅度判决线的估计给出改善的方法。
在HSDPA中,CPICH与HS-DSCH的功率偏置见公式(1)。
PHS-PDSCH=PCPICH+ψ+δ(1)
其中ψ是RRC(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配置的测量功率偏移,δ由UE依 据UE的能力类型进行查表得到,该表格就是CQI(信道质量指示)映射表,见表一。
表一、CQI映射表(UE能力类型为1到6)
因为CQI反映的是HS-DSCH的信噪比,所以根据公式(1),可以得出基于CPICH信噪比估算CQI的方法,见公式(2)。
CQI=(Ec/No)CPICH*ψ*δ+16 (2)
[0014] 由公式(1)可以看出,HS-DSCH与CPICH的功率偏置是随CQI变化的,而CQI变化又是很频繁的。另外,由公式(2)进行CQI估计也是基于CPICH的信噪比的,即δ值是基于CPICH信噪比得出的,这样使用公式(1)进行基于CPICH功率的幅度估计将导致估计误差多级放大,从而降低了解调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系统中的解调方法和解调器,针对采用16QAM方式调制的信号,能够提高解调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系统中的解调方法,适用于解调16QAM方式调制的信号,包括:
根据接收的信号确定软比特:b3等于I,b2等于Q,b1为2a减去I的绝对值得到的差;b0为2a减去Q的绝对值得到的差;
I、Q分别为接收信号转化得到的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同相信号和正交相信号,2a是判决线:
其中,P为多码信道数;N为用于平均的符号数。
进一步的,所述的解调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缸柱塞式水泥砂浆运输喷涂机
- 下一篇:带有压力自动控制功能的沼气实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