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7232.6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井立强;付宏刚;宋姝;屈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12 | 分类号: | B01F3/12;B01J21/06;B01J35/12;B01J37/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5008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均匀 分散 有机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用蒸馏水进行分散,每1g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加入20~40mL的蒸馏水,混合后以40~60r/min的速度搅拌45分钟后,再进行超声振荡15分钟,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二、用体积分数为10%的硝酸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1~4,再加入质量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质量0.5%~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然后以40~6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液,再加入与混合液相同体积的有机相,然后继续搅拌2小时,静置12小时后分液;即得到均匀分散在有机相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述的有机相为四氯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每1g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加入25~35mL的蒸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硝酸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1.5~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硝酸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加入质量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质量6%~9%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6.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用蒸馏水进行分散,每1g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加入20~40mL的蒸馏水,混合后以40~60r/min的速度搅拌45分钟后,再进行超声振荡15分钟,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二、用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12~14,再加入质量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质量0.5%~1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然后以40~6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液,再加入与混合液相同体积的有机相,然后继续搅拌2小时,静置12小时后分液;即得到均匀分散在有机相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述的有机相为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每1g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加入30mL的蒸馏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NaOH溶液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12.5~1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NaOH溶液调节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悬浮液的pH值为1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有机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加入质量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质量7.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