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锈金属清洗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6337.X | 申请日: | 200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宜春市瑞思博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1/18 | 分类号: | C23G1/18 |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兵 |
| 地址: | 336000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锈 金属 洗剂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剂,特别是一种防锈金属清洗剂。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的金属清洗剂,大都是针对机械及设备表面油污及锈污的清洗,其清洗要求不高;有的清洗剂还会有亚硝酸盐类有害物质,危害环境和人们健康;而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清洗剂则较少有清洗液涉及,由于其对清洗液的要求较高,对其腐蚀性及清洗速度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既要能对其快速清洗又不会对设备的零部造成损害,并清洗后具有防锈效果,同时又能够适用于机械自动中高压喷淋和超声波清洗。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防锈金属清洗剂,其既可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对设备不造成伤害,且清洗无需再防锈就有防锈效果,又能适用于机械自动中高压清洗。
本发明防锈金属清洗剂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列组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制,苛性碱0~10%,硅酸钠8~15%,乙醇胺5~15%、C11~C15二元烯酸1~5%,表面活性剂5~10%,其余为水补至100%,使用PH调节剂将溶液PH值调至8-10。
所述金属清洗剂由下列组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苛性碱5~10%,硅酸钠10~15%,乙醇胺10~15%、C11~C15二元烯酸3~5%,复合表面活性剂5~10%,其余为水补至100%,使用PH调节剂将溶液PH值调至8-10。
其中表面活性剂至少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所述的C11~C15二元烯酸为C11二元烯酸。
所述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至少占50%重量百分比。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是按金属清洗剂常规工艺进行生产,即是将一定重量百分比各组分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混合,然后静置装桶即可。
本发明采用上述组分对机械行业中的机械零部件清洗效果明显,对黑色金属产品的除油,防锈一次完成,省去了原清洗工艺要对产品先进行除油后再防锈的二次工序,简化了清洗工艺,提高了清洗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对清洗后的金属无伤害,不变色,本发明具有低泡、无泡清洗特征,特别适用于机械自动中高压喷淋清洗和超声波清洗;在本产品中不含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不燃烧、无气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无伤害。
本发明组份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烷基硫酸钠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乙氧基化醇,脂肪酸甘油酯,聚山梨酯等,均可使用,也可以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物等。苛性碱包括苛性钠、苛性钾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一般是片状固体。
本发明各项技术指标清洗率,防锈性,稳定性及PH值测定等,均是本行业的常用方法,
一级表面无锈,无明显变化轻微失光。
二级表面无明显锈或轻锈或轻微变色,不均匀变色。
三级表面大面积锈蚀现象。
PH值:采用PH试纸或酸碱测定仪测定发明组合物。
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放置4—6小时后观察溶液分层情况,稳定为不分层、不浑浊,不稳定为分层或浑浊。
清洗率:清洗率=清洗掉油污重量/油污原重。
本发明产品稳定性好,不分层、不浑浊其它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1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列各实施例中均以重量份计
例1 苛性钾2 硅酸钠10 乙醇胺8 C11二元烯酸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 水补至100 用PH值调节剂调节 PH值调至9
例2 苛性钠5 硅酸钠12 乙醇胺12 C15二元烯酸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8 无离子水补至100 PH值调至8
例3 苛性碱8 硅酸钠10 乙醇胺10 一种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6
C13二元烯酸3 无离子水补至100 用PH值调节剂调节 PH值调至9.5
例4 硅酸钠14 乙醇胺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
C11二元烯酸5 无离子水补至100 用PH值调节剂调节 PH值调至9
使用上述组分制备的金属清洗剂性质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表1的质量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宜春市瑞思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宜春市瑞思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括微弧氧化膜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