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6081.2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启太;佐藤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23C14/24;C23C14/1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改善润湿性为目的的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称为碳纳米纤维的特殊的碳纤维作为强化材料而引人注 目,从而提出了将其灵活应用的方法。
图10是碳纳米纤维的模型图。碳纳米纤维110处于将排列成六 角网状的碳原子的薄片卷绕成筒状的形态,直径D为1.0nm(纳米)~ 150nm,为纳米级,因而被称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材料或碳纳米管。 长度L为几um~100um。
碳原子排列成立方晶格的物质是金刚石,金刚石是非常硬的物 质。碳纳米纤维110与金刚石相同形成规则的结晶构造,因而机械的 强度较大。
图11(a)~(c)是说明碳纳米纤维的问题点的图。
在图11(a)中,在容器111中充满介质112,在该介质112中 放入碳纳米纤维113。
在图11(b)中,用搅拌机114进行充分搅拌。该搅拌也可以采 用振动式搅拌机进行。
图11(c)表示放置一定时间的之后的状态。可知碳纳米纤维113 沉淀在容器111的底部。
若介质112的比重较大时,碳纳米纤维113就积存在上部。
在介质112为熔融金属的情况下,碳纳米纤维113似乎积存在熔 融金属上,而不能使碳纳米纤维113均匀地分散在金属中。碳纳米纤 维113相对于熔融金属的润湿性不佳是其原因。
于是,正如日本特开2006-4497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 以改善润湿性为目的的表面处理方法。
图12表示了用日本特开2006-44970号所公开的方法制造的碳纳 米复合材料。
碳纳米复合材料120由未凝聚的碳纳米材料121以及均匀地附着 在该碳纳米材料121的表面上的大量Si微粒122构成。这些Si微粒 122是使能够与碳发生反应而生成化合物的元素即Si结晶化而得到 的物质。通过在碳纳米材料121表面附着Si微粒122,在界面形成 SiC的反应层,Si微粒122牢固地附着在碳纳米材料121上。
在真空炉的炉温为1400℃,炉压为6×10-3~2.1×10-1Pa的条件 下实施蒸镀处理。
但是,碳纳米材料121露出的部分123不少。该露出部分123的 润湿性依旧不佳。
因此,虽使碳纳米材料121与熔融树脂或熔融金属混合,但无法 期待树脂或金属与露出部分123的粘接。其结果是,已经判明不能得 到所期待那种程度的强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碳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于熔融金 属等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碳纳米材料的润湿性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人对以往的碳纳米复合材料不能得到所期待的强度提高 进行了研究。在该研究中,查明了发生不良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将 真空炉的炉温设定为1400℃,将炉压设定为6×10-3~2.1×10-1Pa。 于是,对真空炉的炉温和炉压与所得到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特性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其结果是,能够特定合适的炉温和炉 压。其内容可归纳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碳纳米复合材料,其由碳纳米 材料和在该碳纳米材料表面形成的皮膜构成,上述皮膜含有Si元素, 其平均膜厚为10~50nm。
将平均膜厚为10~50nm的碳纳米复合材料添加到熔融金属中而 得到的复合金属的摩擦痕迹的深度减少。也就是说,可以明显确认硬 度等机械性质得以提高。皮膜含有Si。Si是具有在真空下能够进行 蒸镀的熔点的金属,与熔融金属的润湿性也良好。Si容易得到而且廉 价,因而在广泛普及本发明方面是优选的。
上述皮膜优选的是附着在上述碳纳米材料的整个表面上。因此, 金属和碳纳米材料的结合增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涉及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混合工序,其将碳纳米材料和含有Si元素的微粒进行混合;以及蒸 镀处理工序,其将所得到的混合物放入真空炉中,在高温真空下使上 述微粒蒸发,从而使该蒸气附着在上述碳纳米材料的表面;在上述蒸 镀处理工序中,将真空炉的炉温设定为1100~1250℃,而且将真空 炉的炉压设定为比上述设定的炉温下的上述微粒的饱和蒸气压低的 高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滤油装置
- 下一篇:用于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视频扩展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