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转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5642.7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震;詹绍贤;杨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6 | 分类号: | H01H3/16;H03K17/94;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转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轴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断荧幕电源的转轴装置。
背景技术
当携带笔记型电脑在户外或是没有电源插座的环境时,笔记型电脑就必须依赖电池供电。因此,耗电量是笔记型电脑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而言,笔记型电脑的各个元件及所执行的作业系统的耗电量皆朝省电目标迈进,笔记型电脑中耗电量较大的元件有中央处理器、硬盘及荧幕。以荧幕来说,不论是使用液晶(LED)面板或是近年来受瞩目的有机液晶(OLED)面板,耗电量仍然有改进的空间。但是,笔记型电脑的电池使用时间,除了依据所装设的电子元件的耗电量之外,也需依据使用者使用电脑的时间及习惯来判断。举例而言,若使用者暂时不需使用电脑,使用者可将荧幕阖上以切断荧幕电源,进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笔记型电脑与桌上型电脑的不同之处在于桌上型电脑的荧幕具有荧幕电源开关,因此不需使用荧幕时,可直接通过该荧幕电源开关来关闭荧幕。一般而言,笔记型电脑并不会具有独立的荧幕电源开关,而是通过位于笔电主机上的按压开关,在将笔记型电脑的荧幕阖上时压迫此按压开关,致使电连接于按压开关的感应器会产生一触发电子信号。接着,主机内的控制器就可根据该触发电子信号,将供给荧幕电源的电路断路而关闭荧幕。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在笔电主机表面上设置按压开关且不甚美观。
除了上述两种方案之外,本发明通过改良连接荧幕与主体的转轴结构,以作为另一种可切断荧幕电源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装置,通过转动时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的改变,以提供荧幕阖上与否的对应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主体、荧幕及转轴装置。该荧幕与该主体分别衔接至该转轴装置以相对转动。该电子装置根据转轴装置所传送的电子信号,以选择性地切断荧幕电源。
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转轴装置包含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感应器。第一支撑部包含第一电连接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枢接,该第二支撑部包含第二电连接部及突出部,该第二电连接部与该第一电连接部可分离地电性接触,该突出部与该第二电连接部电性绝缘。感应器分别电连接至该第一电连接部以及该第二电连接部。其中,当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相对转动至一预定位置时,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突出部互相推挤,致使该第一电连接部与该第二电连接部分离且该感应器对应地送出一信号。
此外,第二支撑部包含固定轴及阻挡件。阻挡件衔接于该固定轴,并包含该第二电连接部及该突出部。此外,该第一支撑部包含转动结构及转动件。转动结构可转动地衔接于该固定轴上。转动件固定于该转动结构上且包含该第一电连接部。
由此,本发明的转轴装置及其电子装置通过第一支撑部相对第二支撑部转动至一特定位置而互相分离的机制,让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于该特定位置发生变化。因此,电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及该第二支撑部的感应器可送出电子信号给位于电子装置内的控制器,致使控制器可根据该电子信号而选择性地关闭供给荧幕的电源。进而,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通过转轴装置以达成选择性切断荧幕电源的目的。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轴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3A是荧幕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主体支撑部与荧幕支撑部的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的主体支撑部及荧幕支撑部的另一视角;
图4A是荧幕处于阖上状态时的主体支撑部与荧幕支撑部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的主体支撑部及荧幕支撑部的另一视角;
图5是图3A中的转动件与阻挡件。
1:笔记型电脑 10:荧幕
12:转轴装置 120:荧幕支撑部
1200:转动结构 1202:转动件
122:主体支撑部 1220:固定轴
1221:转向限制垫片 1222:阻挡件
1221a:大圆外缘 1221b:小圆外缘
1223:损耗垫片 1224:弹性垫片
1226:突起部 1227:螺栓
12020:第一电连接部 12022:柱状物
12024:第二凹陷区 12220:第二电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5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式离心机上用于安置离心管的外套管
- 下一篇:微粒聚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