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膜制造药液的循环使用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4720.1 | 申请日: | 200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佐久间昭;大谷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同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1/24 | 分类号: | C25B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制造 药液 循环 使用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制造碘系偏光膜等时产生的废液中将作为原料的碘和硼进行循环使用的偏光膜制造药液的循环使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偏光膜,一般已知有使碘吸附定位的聚乙烯醇系膜(PVA膜)。这样的偏光膜中,碘系偏光膜通常是将使碘吸附定位的PVA膜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而制造的。在该制造工序中,生成含有碘离子、硼酸、钾离子及水溶性有机物等的废液。这种制造废液一般通过凝聚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及过滤法等,使其中所含的特定成分达到排水标准所规定的值以下后,作为工业排水而排出,或者通过浓缩来减少体积之后,作为产业废弃物而得到处理。
然而,近年来,排水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在凝聚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及过滤法等以往的处理方法中,难以使废水中的硼浓度达到标准值以下。另外,对于产业废弃物而言,从处理成本及环境问题等角度讲,也希望削减排出量。
另外,认为如果能从这些废水中高效地回收硼及碘,并将其作为制造偏光膜时的原料而循环再利用,则还可以实现产业废弃物的减少和原料成本的降低。
一般而言,为了从废水中回收碘及硼,进行循环再利用,必须要将这些制造废液进行浓缩分离。
在以往公开的偏振片制造废液的处理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将从偏振片制造工序排出的废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成主要含有有机物成分的脱盐液和主要含有无机物成分的浓缩液。
如果不仅仅是单纯地处理这样的偏振片制造废液,而且能将其作为原料循环使用,则不仅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废弃成本,还可以通过减少产业废弃物来构建环境友好的制造系统。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终究是以废液的处理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于将分离回收的碘及硼高效地循环使用的技术、循环使用时的详细条件,没有任何的研究。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14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可以从制造偏光膜时产生的废液中将制造药液高效地循环使用的偏光膜制造药液的循环使用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应用本发明的偏光膜制造药液的循环使用系统的特征为,具备废液贮藏槽、电渗析装置和再利用处理部,所述废液贮藏槽是用于贮藏来自染色浴的废液,所述染色浴是用于将制造偏光膜用PVA(聚乙烯醇)膜浸渍于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染色用溶液中的染色浴,所述电渗析装置将所述废液贮藏槽中贮藏的废液的pH调整到小于7,然后通过电渗析法将所述废液中的碘成分作为碘化钾浓缩液而分离,所述再利用处理部,通过向来自所述电渗析装置的所述碘化钾浓缩液中追加新的碘成分并进行混合来调整所述染色用溶液,将其供给所述染色浴。
本发明具有下列工序:pH调整工序,对来自将用于制造偏光膜的PVA(聚乙烯醇)膜浸渍于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染色用溶液中的染色浴的废液的pH进行调整使之为7以下;分离工序,通过电渗析法将所述废液中的碘成分作为碘化钾浓缩液而分离;再利用工序,向所述碘化钾浓缩液中追加新的碘并进行混合来调整所述染色用溶液,将其供给所述染色浴。因此,通过将碘化钾浓缩液与碘混合,被调整为染色用溶液而再次被供给到染色浴等,从而可以构建所谓的再利用系统。由此,可以实现产业废弃物的减少和原料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偏光膜制造药液的循环使用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显示溶液的pH与硼的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图,横轴为pH,纵轴为非解离硼酸(H3BO3)的浓度。
符号说明
1原料再利用系统
2偏光膜
11染色浴
12交联浴
13洗净浴
14废液贮藏槽
15活性炭槽
16、17电渗析装置
20生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同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同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