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4164.8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男;邱基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5/12 | 分类号: | H03H5/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蓝牙(Bluetooth)、家用无线电话(CordlessPhone)、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等无线通讯系统日益普及。无线通讯系统中多配置有带通滤波器,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让通带(pass band)的讯号通过,并滤掉通带以外的其它干扰讯号。为了得到更好的滤波效果,可利用谐振电路(resonance circuit)来增加带通滤波器的传输零点(Transmission zero),以增加禁带(forbidden band)(即通带以外的频带)的衰减速率。然而,这些谐振电路通常会连带使得通带的响应变差,并且增加线路布局所需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通滤波器,用以增加传输零点来加速禁带衰减速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其包括一第一串电感、一第一串电容、一第二串电容、一第二串电感、一第一支电容、一第二支电容、一央电容及一央电感。第一串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串电感的一端。第二串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串电容的另一端。第二串电感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串电容的另一端。第一支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串电感的一端,而其另一端电连接至接地。第二支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二串电容的另一端,而其另一端电连接至接地。央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串电容的另一端,而其另一端电连接至接地。央电感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串电容的另一端,而其另一端电连接至接地。上述元件形成一原型电路,且上述元件的至少两个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至少一互容或至少一互感,其与原型电路构成一谐振电路来产生至少一传输零点。
基于上述,本发明是将带通滤波器的原型电路的元件间所产生的互容或互感所形成的交互电路,与原型电路构成一谐振电路,来产生一或多个传输零点,以加速禁带衰减速率。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的原型电路。
图2绘示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的原型电路及交互电路。
图3A及图3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Cm1-L及互容Cm1-R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4A及图4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Cm2-L及互容Cm2-R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5A及图5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Cm3-L及互容Cm3-R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6A及图6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Cm4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7A及图7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Cm5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8A及图8B分别绘示图2的互容Lm在不同散射参数下的比较。
图9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0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1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2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3A及图13B分别绘示图10及图12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图14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5A及图15B分别绘示图10及图14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图16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7A及图17B分别绘示图10及图16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图18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19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20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21绘示图18至图20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图22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23绘示图18及图22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图24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布局。
图25绘示图18、图22及图24的带通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比较。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0A:带通滤波器
101:原型电路
102:交互电路
C11:第一串电容
C12:第二串电容
C21:第一支电容
C22:第二支电容
C3:央电感
E1、E2:平面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止回阀中防自行封堵出口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桥梁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