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3686.6 | 申请日: | 200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一也;镰田豪;仲西洋平;吉田秀史;津田英昭;柴崎正和;田坂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龙哺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驱动 方法 | ||
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10120146.0、申请日为2005年11月7日、 发明名称为“液晶显示器的基板、具有该基板的液晶显示器及驱动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分的液晶显示器的基板、具有该 基板的液晶显示器、以及驱动该显示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液晶显示器作为电视接收机和个人计算机的监控装置已投入使 用。在这些应用中,必须达到高视角特性以允许从所有方向观看显示屏。图 20示出了VA(垂直排列)模式液晶显示器的透射率特性相对于所施加电压 (T-V特性)的曲线图。横坐标轴代表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V),以及纵 坐标轴代表光透射率。线A表示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在下文中称作“直 角方向”)上的T-V特性,并且线B表示在关于显示屏的90°方位角和60° 极角的方向(在下文中称作“倾斜方向”)上的T-V特性。方位角是关于朝 着显示屏右边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极角是到垂直于显示屏中心的 线的角度。
如图20所示,在圈C包围的区域附近的透射率(亮度)过渡中有失真。 例如,在大约2.5V的施加电压处,倾斜方向中的透射率比直角方向中的透 射率高一个相对较低的灰度,而在大约4.5V的施加电压处,倾斜方向的透 射率比直角方向的透射率低一个相对较高的灰度。结果,当在倾斜方向观察 时在驱动电压的有效范围内亮度差变小。这种现象出现在作为色调变化的最 显著的方式中。
图21A和21B示出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是如何随视野变化的。图21A 示出在垂直于屏幕的方向上观察的图像,并且图21B示出在倾斜方向上观察 的图像。如图21A和21B所示,在倾斜方向上观察显示屏时比在直角方向上 观察时图像色调显得更加发白。
图22A到22C示出在微红图像中的三原色,即红色(R)、绿色(G)、 和蓝色(B)的灰度直方图。图22A示出红色灰度直方图。图22B示出绿色 灰度直方图。图22C示出蓝色灰度直方图。图22A到22C的横坐标轴代表 灰度(从0到255的256级灰度),并且纵坐标轴代表出现率(%)。如图 22A到22C所示,相对较高灰度的红色以及相对较低灰度的绿色与蓝色以高 出现率出现。当这样的图像显示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上并被从倾斜方向 观察时,高灰度的红色显得比较暗,而低灰度的绿色和蓝色显得比较亮。由 于上述三原色之间的亮度差变小,因而图像总体上呈现发白的色调。
上述现象类似地出现在TN(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TN模式 是一种依据相关技术的驱动模式。专利文献1到3公开了用于缓和在TN模 式液晶显示器中的上述问题的技术。图23示出基于已知技术的液晶显示器 的一个像素的基本结构。图24示出沿图23中的线X-X截取的液晶显示器的 剖面结构,并且图25示出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如图23到25 所示,液晶显示器具有膜晶体管(TFT)基板102、相对基板104、以及密封 在基板102和104之间的液晶层106。
TFT基板102具有形成在玻璃基板110上的多条栅极总线112和与栅极 总线112交叉形成的漏极总线114,绝缘膜130插入在它们之间。TFT 120 置于栅极总线112和漏极总线114的交叉点附近,TFT 120形成为每一像素 的开关元件。栅极总线112的一部分充当TFT 120的栅极,并且TFT 120的 漏极电连接至漏极总线114。储能电容器总线118形成为穿过由栅极总线112 和漏极总线114限定的像素区域并与栅极总线112平行地延伸。储能电容器 电极119形成在每一像素的储能电容器总线118上方,绝缘膜130插入在它 们之间。储能电容器总线119通过控制电极125电连接至TFT 120的源极 122。储能电容器Cs形成在储能电容器总线118和储能电容器电极119之间。
由栅极总线112和漏极总线114限定的像素区域分割成子像素A和子像 素B。像素电极116形成在子像素A上,并且像素电极117与像素电极116 分离地形成在子像素B上。像素电极116通过接触孔124电连接至储能电容 器电极119和TFT 120的源极122。像素电极117电浮接。像素电极117具 有与控制电极125相重叠的区域,保护膜132插入在它们之间,并且由于通 过在该区域上形成的控制电容Cc的电容耦合,该像素电极117间接地连接 至源极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管式节能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液体提纯蒸发装置中的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