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定影单元支承方法及移动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3332.1 | 申请日: | 200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村野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定影 单元 支承 方法 移动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上述功能复合机等使用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用于对转印在记录材料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本发明还涉及支承该定影单元的定影单元支承方法,及对该定影单元位置进行移动调整的定影单元移动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中,随着鼓状或带状感光体回转,同时对该感光体进行充电,写入,形成静电潜像后,通过在显影装置附着色调剂,使其可视像化,形成色调剂图像,直接或通过带状等中间转印体间接转印该色调剂图像,将图像记录在运送来的纸,OHP薄膜等片材上,进行定影,将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上。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增强对于施加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扭曲或歪曲的强度,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设有构成骨架的主体构造体。主体构造体通常以钢板制成,用基体部件,立设在其上的一对相对着的侧板,以及架设在上述对向侧板间的支柱或支架类等构成。在该主体构造体内分别将感光体装置,充电装置,光写入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定影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记录材料供给装置等单元化,或者将上述装置中某几个构成处理卡盒,支承为各自装卸自如。
在这种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定影装置大多使用以下装置:以定影部件及加压部件形成定影夹持部,使得记录材料通过该定影夹持部,对该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定影。该定影装置通常也为了便于维修保养,将其单元化构成定影单元,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自如。
但是,若该定影单元的定影夹持部和用于将记录材料运向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供给装置的运送辊之间的平行度不正确,各记录材料运送方向发生偏移,记录材料发生歪曲,会发生例如梯形图像等异常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58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8888号公报
但是,提高零件精度将引起成本上升,现实上很困难,而且零件精度有局限,在由多个零件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零件精度公差累积,有时定影单元及记录材料供给装置等记录材料运送装置之间平行度偏离。通过提高零件精度保持记录材料运送装置之间平行度场合,使得零件本身偏差小,也需要使得组装时的组装误差小。并且,使得该组装误差小也有限度。
将组装器具用于装置组装时,对器具本身要求高精度,对器具要求难度高的设计及制造。制造器具,以及通过使用器具的组装提高平行度精度也有限度。
近年,为了与高质量图像相对应,希望更高精度地保持记录材料运送装置之间的平行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构成简单、组装容易、单元保持部件的移动调整简易、能高精度地调整记录材料运送装置之间的平行度、形成高质量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单元支承方法,以及定影单元移动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高维修保养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使得主体构造体制作容易,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减少零件数,降低成本,定影保持部件向主体构造体的安装更容易。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使得单元保持部件的移动调整更简单。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在于,使得定影单元的定影夹持部和用于将记录材料运向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供给装置的运送辊之间的平行度正确,各记录材料运送方向不发生偏移,记录材料不发生歪曲,不发生例如梯形图像等异常图像,得到高质量画质。
本发明的第七目的在于,不用担心因热源余热使得定影带等燃烧或卷绕在定影部件的记录材料因接触热源发生火灾,设置用于解消上述担心的回避手段,不用担心引起复杂化,大型化,高成本。
本发明的第八目的在于,能与记录材料一致,变更定影部件的发热宽度。
本发明的第九目的在于,通过对加热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热,防止定影部件的感应发热层的发热效率低下。
本发明的第十目的在于,微调整单元保持部件的位置时,使得定影单元的单元主体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距离保持一定,使得定影部件的感应发热层总是有效地发热。
本发明的第十一目的在于,防止定影部件的感应发热层的发热效率低下,同时防止继电器功能低下。
本发明的第十二目的在于,不需要设置专用的通道部件,形成气流通道,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第十三目的在于,可根据感应发热装置框体内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的温度状况,选择最合适风扇作为冷却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发生器和使用了它的电子设备及脉冲发生方法
- 下一篇:共轴两轮车辆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