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2790.3 | 申请日: | 200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袁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幼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应;吴兰柱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装置 | ||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由空气净化装置(20)、抽风装置(13)、供水装置(15)所组成;前述空气净化装置(20)为一个容器(11)、及位在容器(11)内并采用上下层迭设置的数个水槽(21)所构成,在前述各水槽(2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25),在流体通道(25)内蓄满过滤水(26)后,能使下层水槽(21)的水面接触或淹过上层水槽(21)的底面,同时将容器(11)的内部空间阻隔区分为气水供给室(112)及空气净化室(113);前述供水装置(15是结合在上述容器(11)的气水供给室(112)一端,能提供并循环利用该空气净化装置(20)内所需的过滤水(26);前述抽风装置(13)是以管道(131)衔接于上述容器(11)的空气净化室(113)一端,在抽风后能将气水供给室(112)内的气体导引通过流体通道(25),并与流体通道(25)内的过滤水(26)产生洗涤作用后,再进入空气净化室(113),该净化空气再由管道(131)输出;
其特征在于:前述水槽(21)是由一斜置的第一导板(211)、一端衔接在第一导板(211)底部的水平第二导板(212)、一端衔接在第二导板(212)另端且斜置的第三导板(213)、以及一覆盖在第二导板(212)上的调整板(29)所组成;
上述调整板(29)的一端是挂置在第一导板(211)上的固定端,而另端是能活动调整高低位置的活动端;
上述调整板(29)与第一至第三导板(211-213)之间保留有让过滤水(26)流入的间距,且第二导板(212)的前端设置了使过滤水(26)往下排出的排水口(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29)与水槽(21)相同形状,是由一斜置的第一导板(291)、一端衔接在第一导板(291)底部的水平第二导板(292)、一端衔接在第二导板(292)另端且斜置的第三导板(293)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29)的活动端是在第三导板(293)设置具有调整高度的调整件(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30)是固定在调整板(29)的螺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30)是固定在第三导板(213)且顶端抵着调整板(29)的螺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29)的固定端,是以「7」字形的扣钩(294),挂置在第一导板(21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25)具有导入空气的入口宽距(D1)、衔接在入口宽距后且承载过滤水的中段宽距(D2)、及衔接在中段宽距后使空气导出的出口宽距(D3);前述入口宽距(D1)以小于出口宽距(D3)为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29)的第二导板(292)的长度(L1)大于水槽(21)第二导板(212)的长度(L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29)的第三导板(293)最高点(H1)必须低于水槽(21)第一导板(211)的最高点(H2),并高于派排水口(2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1)第三导板(213)的最高点(H3)高于第一导板(211)的最高点(H2),又所述调整板(29)的第三导板(293)在调整后的最高点必须低于水槽(21)第一导板(211)的最高点(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幼伦,未经袁幼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7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