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孔中衬套的取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2722.7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 地址: | 15006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盲孔中 衬套 取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配技术,涉及一种从工件上盲孔中取出衬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件特别是工夹具或者成型模具,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精度,将所有定位孔和安装孔全部采用镶套形式,为了保证气密性,镶套的底孔为盲孔。在新品研制中,由于产品经常更改,所以这些衬套需要取出更换新规格的衬套;对于定型产品,由于产品在使用中也会造成衬套磨损,也需要取出更换。由于衬套镶嵌在盲孔内,如何取出而且不伤及工件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衬套破坏后取出,由于衬套的硬度都高于工件本体,所以经常是将工件本体上的盲孔同时破坏,造成了浪费,增加了工件的返修时间和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衬套及工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取出盲孔中衬套的方法,以避免造成浪费,减少工件的返修时间和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盲孔中衬套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出的步骤如下:先将液态、半液态或者固态的油脂注入衬套内孔中,注入数量为盲孔深度的30%~60%;然后选择一个直径比衬套内径大0.02~0.03mm的直销轴,使用敲击的方法将直销轴打入衬套内孔,直到衬套脱离盲孔为止,直销轴的表面光度大于HRC 33~38,直销轴的长度不小于衬套长度的2倍。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的将需要返修的衬套从工件盲孔中取出,不会破坏工件上的衬套底孔,避免了工件重新加工衬套底孔,缩短了工件的返修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试验证明,现有方法在不损坏衬套底孔时,取出衬套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而本发明方法仅需要不到1分钟即可取出衬套,提高效率30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盲孔中衬套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出的步骤如下:先将液态、半液态或者固态的油脂注入衬套内孔中,注入数量为盲孔深度的30%~60%;然后选择一个直径比衬套内径大0.02~0.03mm的直销轴,使用敲击的方法将直销轴打入衬套内孔,直到衬套脱离盲孔为止,直销轴的表面光度大于HRC 33~38,直销轴的长度不小于衬套长度的2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油脂的不可压缩性,将直销轴向下的冲击力转化为对衬套下端面的抬升力,逐步将衬套顶出盲孔。
实施例1,衬套内孔直径为Ф10H8,直销轴的直径Φ10+0.06mm,直销轴的表面光度为所用的油脂为黄干油,取出时间30秒。
实施例2,衬套内孔直径为Φ8H7,直销轴的直径Φ8+0.05mm,直销轴的表面光度为所用的油脂为植物油脂,取出时间50秒。
实施例3,衬套内孔直径为Φ6H6,直销轴的直径Φ6+0.04mm,直销轴的表面光度为所用的油脂为动物油脂,取出时间4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磁共振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分散染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