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2498.1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娄秀环;查建光;李素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秀环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48;A61P3/06;A61P3/10;A61P9/10;A61P9/12;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100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是用祖传秘方加现代医学研制出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药,是以天然纯中药为原料配制的中药——心脑舒康胶囊。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高,已成为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
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者约占总死亡比例45%左右,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并逐年递增。我国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超过20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中遗传性占15%,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及有效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的。
心脑血管病分两大类:一、心血管疾病;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包括胸闷、气喘、心慌、心跳、心绞病)。脑血管疾病(包括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耳鸣、眼昏、脑血栓、脑梗塞、脑萎缩、脑水肿、脑出血,脑中风引起的偏瘫及后遗症。)
要想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该从我们的生活方式着手,首先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症、糖尿病等这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要想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病,关键要抓四个方面:1、调节血脂,血小板聚集,使血栓不容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消除心脑血管病变的主动因素;3、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使在血管内形成的血栓斑块不容易脱落堵塞小血管;4、心梗、脑梗发生后,要注意用药物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中医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研究。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治疗心脑血管病多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主要针对血液的粘稠凝聚。这是对的,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动脉血管本身的治疗与络脉茁壮成长两大病机。络脉淤阻表达了血管自身病变。如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容易形成的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等,要有效地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病,不仅要改善血液的粘稠凝聚,更要消除血管的自身的病变。因为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这是我一直认为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代表药物“心脑舒康”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新突破。它可以调脂抗凝,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溶解血栓,平稳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动脉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从而达到有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同时它有调脂抗凝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舒康”具有防止病情恶化与反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发生的重要因素和中心环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心梗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心脑缺血缺氧的主要目标。可全面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防止心脏事件的发生。目前世界把冠心病列为头号杀手。因为冠心病易发心肌梗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心脑舒康”可减轻高血压对内皮功能损伤。防止血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后的脱落。造成心梗、脑梗的发生。这种作用是通过几代人临床实现的,这也是中药复方成分的优势所在,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急性心梗、脑梗大血管疏通后微血管已经遭到破坏。如何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心脑舒康”疏通了心脑血管,保护了微循环。冠心病、脑血栓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治疗。通过上百年的临床治疗表明,可减少心脑出血发生率,并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中在增加血清一氧化氮,减少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药物。成为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维护心肌微血管完整性,从而保护冠脉再通后,实现真正心肌再灌注的有效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秀环,未经娄秀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