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2232.7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彬;梁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彬;梁林华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筑墙体的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墙体构筑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混凝土墙体砌块内在结构的缺欠,提高砌块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解决砌块形成的构筑物仅仅纵向相通而横向不能相连、浇注混凝土后墙体的抗侧压能力和抗渗透性能不能得到有效加强的缺点,以及模块本身的笨重、安装和搬运困难的缺点,均需采用镂空结构的混凝土墙体模块。美国专利US5802797A公开了一种镂空结构的长方体砌体材料,中国专利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井壁墙体模块。镂空结构能够减轻墙体模块的重量,便于安装和搬运。扩大镂空部分的体积能够减轻墙体模块的重量,但同时也会导致模块本身的强度降低;缩小镂空部分的体积能够增强模块本身的强度,但不能有效减轻模块的重量,并且在浇注混凝土后不能在构筑体内部形成有效抗压、抗拉、抗弯曲以及抗渗透所需的网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镂空部分的体积与整个模块的体积之间的比例(镂空率),一方面能够适度减轻墙体模块的重量,便于搬运和安装,另一方面确保采用该墙体模块构筑的墙体在浇注混凝土(芯筑)后形成内在的网格状结构,用以提高墙体的抗压、抗拉、抗弯曲强度以及墙体的抗渗透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下安置面;所述下安置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安置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安置面上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所述端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的半孔,所述半孔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端表面的半孔一同构成一个通孔;所述上、下安置面之间有一个通孔;其中所述凹槽、半孔以及通孔的体积之和为整个墙体模块体积的40%一75%。
为了构筑井壁墙体或者其他圆形墙体,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为同轴的圆柱形弧面。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上安置面和下安置面上邻近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凸缘。在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上层模块下表面上的凸缘与下层模块上表面的凸缘接触,这样在上层模块下表面与下层模块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混凝土或者灰浆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顶部为一个平面,能够保证上、下层模块之间的平稳连接。
为了使相邻模块之间能够牢固连接,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在所述端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模块间牢固结合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牢固结合的形状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端表面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键槽,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滑键。
为了使模块的重量分布均匀,在本发明的墙体模块中,所述半孔和通孔沿所述模块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中心线布置;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通孔之间;所述凹槽沿所述模块的前、后表面之间的中心线布置,所述凹槽是贯通的,并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使得浇入其中的混凝土固化后能够与半孔和通孔中的混凝土形成网状强度结构。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中,所述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加强件的凹槽。该凹槽用以放置加强件,如钢筋,进一步提高墙体的强度。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在所述两端表面的靠近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处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的灰浆勾缝凹槽,所述灰浆勾缝凹槽从截面上看,其邻近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端缘短于另一端缘,使得相邻墙体模块上的所述灰浆勾缝凹槽一同形成一个柱形灰浆勾缝腔,通过相邻的所述前表面间或所述后表面间留出的狭缝将灰浆勾入所述的灰浆勾缝腔内。
在本发明的墙体模块中,凹槽、半孔以及通孔的体积之和是整个模块体积的40%75%,这样能够使模块的重量减轻40%75%,同时在采用该墙体模块构筑而成的墙体浇注混凝土后在墙体内部形成纵横相连的网状结构,以满足抗拉、抗压、抗弯曲的强度需要以及抗渗透性能;并且在凹槽、半孔以及通孔的体积之和与整个墙体模块的体积之间比值在40%75%的范围内,浇注用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制作模块所用混凝土的强度时,浇注混凝土后的墙体的抗压、抗拉、抗弯曲强度随着凹槽、半孔以及通孔的体积之和占整个模块体积的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墙体模块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墙体模块下安置面布置形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前、后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彬;梁林华,未经梁彬;梁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意力集中的智杞口香糖
- 下一篇:斜角推进式地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