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壳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2215.3 | 申请日: | 200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二大精工 |
主分类号: | B21D51/16 | 分类号: | B21D51/16;B21D22/02;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2005年4月13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筒状外壳制造方法”的第200510064558.7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电话中,采用电容式话筒。该电容式话筒具有筒状外壳。另外,近年,该电容式话筒的整体尺寸正在变小(紧凑化)。具体来说,在过去的筒状外壳中,采用厚度为0.3mm的铝板,与该场合相对,在近年的筒状外壳中,采用厚度为0.1mm的铜镍锌合金板,实现整体尺寸的减小。即,在近年,由于整体尺寸变小,其材质采用镍铜锌合金,以便确保制品强度。
但是,由于保持麦克风的特性(电致伸缩、灵敏度),故必须在筒状外壳的内侧,设置绝缘表面膜。另外,该绝缘表面膜在顶壁的内面是不需要的,仅仅在周壁的内面(内周面)是必需的。
在制造这样的筒状外壳的场合,比如,采用顺序运送压力装置,由板状原材料,依次进行冲压。在此场合,在板状原材料的一个面上,涂敷构成绝缘表面膜的绝缘材料,在该状态进行冲压,在冲压的筒状外壳50中,象图10所示的那样,在该内面51的整体范围内,形成绝缘表面膜52。另外,顺序运送压力装置比如用于法兰的制造方法(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11981号文献
发明内容
由此,在象上述图10那样形成的筒状外壳50中,还在不需要部位53,54设置绝缘材料。由此,必须剥离该不需要部位53,54的绝缘材料。在此场合,比如,通过喷丸清理或刃件的加工等,剥离不需要部位53,54的绝缘材料。但是,该剥离作业的作业精度较低,产生大量的次品,并且在冲压后,必须要求这样的剥离作业,制造步骤较多,生产性差。
另外,用于便携电话等的振动用电动机象图11所示的那样,包括轴55、固定于该轴55上的线圈部56、使线圈部56呈接纳状的电动机外壳57等。另外,该电动机外壳57由具有顶壁58的筒体的外壳主体59,与安装于该外壳主体59的周壁60的内周面61上的磁体62构成,轴55通过轴承64,插入上述顶壁58的轴心孔63中。
但是,在过去,上述电动机外壳57通过下述的方法制作。即,象图12和图13所示的那样,首先,进行冲压加工和切削加工等作业,形成外壳主体59,并且进行烧结和切削加工等作业,形成环状的磁性体(比如,铁氧体或钕化合物(稀土元素化合物)等)M。然后,在该外壳主体59的周壁60的内周面61上,采用粘接剂等,将磁性体M固定,接着,对该磁性体M进行磁化处理,形成磁体62。
象这样,在过去,必须要求制造外壳主体59的步骤、对构成磁体62的磁性体M进行加工的步骤、将磁性体M安装于外壳主体59上的组装步骤等作业。由此,作业工时较多,生产性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过去的缺点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状外壳制造方法,在该筒状外壳制造方法中,不产生形成绝缘表面膜的表面膜部的不需要部位,另外,不必在冲压步骤后,安装形成磁体部的表面膜部的步骤等作业,生产性优良。
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筒状外壳制造方法涉及下述的筒状外壳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顺序运送压力装置8,将沿纵向以规定间距开设有导向孔12的板状原材料11由上述导向孔12导向,同时将该板状原材料依次送出,对筒状外壳1进行冲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板状原材料11中,以上述导向孔12为基准,形成表面膜部13,然后,通过上述顺序运送压力装置8进行板状原材料11的送出步骤,依次对具有上述表面膜部13的筒状外壳1进行冲压。
技术方案2所述的筒状外壳制造方法涉及下述的筒状外壳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顺序运送压力装置8,将沿纵向以规定间距开设有导向孔12的板状原材料11向上述导向孔12导向,同时将该板状原材料11依次送出,对筒状外壳1进行冲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板状原材料11中,以上述导向孔12为基准,形成环状的表面膜部13,然后,通过上述顺序运送压力装置8进行板状原材料11的送出步骤,依次对在内周面5设置上述表面膜部13的筒状外壳1进行冲压。
技术方案3和4所述的筒状外壳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板状原材料11供给顺序运送压力装置8之前,进行上述表面膜部13的错位等的检查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二大精工,未经株式会社二大精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