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扩散板结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2011.X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昭颖;吴英源;林钧瑜;张仁怀;陈忠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3/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扩散 板结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本体单元,包含一透光主层,多颗形成于该透光主层内部的微型扩散颗粒,其中透光本体单元的表面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
一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其具有多个通过印刷方式而成形于该透光本体单元的入光面或出光面上的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点;以及
一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其成形于该透光本体单元的入光面或出光面,并且该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具有多个能将光线作折射与反射的微结构透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本体单元除包含一透光主层外,在透光主层上表面或下表面分别可设置至少一层透光副层,在该透光副层内部可包含多颗微型扩散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微型扩散颗粒以0.001%至50%的重量比例添加于该透光本体单元内,并且该等微型扩散颗粒的平均折射率与该透光本体单元的材料的折射率的差异在±0.02~±0.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微型扩散颗粒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碳酸脂粒子、聚苯乙烯粒子、聚丙烯、二氧化硅、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并且该等透明微型扩散颗粒的粒径界于0.1至30微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点为多个通过一具有不同网点密度及尺寸的网版印刷而成形于该透光本体单元表面上的网印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点由多个微型颗粒与环氧树脂混合而成,并且该等微型颗粒的材质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或选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及硫酸钡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的微结构透镜为一维条状透镜或二维数组式透镜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的微结构透镜为一维条状透镜或二维数组式透镜混合而成。
9、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射单元,其具有一反射板、一由该反射板所围成的容置空间、及一形成于该反射板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多个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发光元件;
一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设置于该发光单元的上方,其中该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包括:
一透光本体单元,其具有一透光主层、多颗形成于该透光本体单元内部的微型扩散颗粒,其中透光本体单元的表面两侧分别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以及
一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其具有多个通过印刷方式而成形于该透光本体单元的入光面或出光面上的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点。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背光模块,其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下端以提供该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光源,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反射单元,其具有一反射板、一由该反射板所围成的容置空间、及一形成于该反射板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多个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发光元件;以及
一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其设置于该发光单元的上方,其中该复合式扩散板结构包括:
一透光本体单元,其具有一透光本体单元、多颗形成于该透光本体单元内部的微型扩散颗粒,其中该透光本体单元的两相对端分别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以及
一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单元,其具有多个通过印刷方式而成形于该透光本体单元的入光面或出光面上的印刷式微型结构透镜扩散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0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触片
- 下一篇:实现双频GPS卫星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功能的射频电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