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930.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久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83/14 | 分类号: | H01H83/14;H01H83/22;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漏电断路器,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漏电断路器中的零相变流器及其周边部件的装配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上述漏电断路器除具备与配线用断路器相同的过电流保护功能部件之外,在断路器的主体箱中还搭载有将主电路作为一次导体对主电路的不平衡电流进行检测的零相变流器、根据零相变流器的二次输出电平对接地事故的发生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电路、以及在接收到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后使断路器进行跳闸(trip)动作的跳闸线圈单元的漏电保护功能部件。
接着,在图9中表示出漏电断路器(三相电路用的3极形漏电断路器)的电路图,在图10、图11中表示出漏电断路器的现有的组装结构。在图9中,标号1表示的是R、S、T相的主电路,标号2表示的是主电路接点,标号3表示的是主电路接点的开闭机构,标号4表示的是在检测到主电路1的过负载、短路电流后使开闭机构3跳闸的热动/电磁式的过电流脱扣装置。此外,标号5表示的是将主电路作为一次导体来对主电路的不平衡电流进行检测的零相变流器(贯通型零相变流器),标号6表示的是根据零相变流器5的二次输出电平对接地事故的发生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电路(IC电路),标号7表示的是在接收到来自漏电检测电路6的输出信号后使开闭机构3跳闸的跳闸线圈单元(trip coil unit),标号8表示的是从主电路1向漏电检测电路6进行供电的电源电路(整流电路),标号9表示的是插装在电源电路8与主电路1之间的耐压试验用开关(在进行漏电断路器的耐压试验时,断开该开关而防止向漏电检测电路6施加耐压试验电压)。
接着,在图10、图11中对上述漏电断路器的现有结构及其组装次序加以说明。首先,在图10中,标号10表示的是构成铸模(mold)树脂成形品的断路器的主体箱(箱盖未图示),在该主体箱10的内部,如图示那样,对在图9中所示的各个功能部件进行配置设计而将其组装。其中,标号11表示的是操作手柄,标号12表示的是消弧室,标号13表示的是电源侧端子,标号14表示的是负载侧端子。
对于上述主体箱10而言,其内部被相间隔壁分割成三个左右并列的室,在箱的前后端部,与主电路的R、S、T相对应的各极的电源侧端子13、负载侧端子14左右并列配置,在该端子之间从电源侧起依次收容配置有消弧室12、主电路接点2、开闭机构3、过电流脱扣装置4。此外,在过电流脱扣装置4与负载侧端子14之间横穿相间隔壁插装有将零相变流器5和漏电检测电路6与电源电路8(参照图9)的印刷电路板收容在箱内的组装体,跳闸线圈单元7排列在操作手柄11的侧面并配置在主体箱10的上部一侧。而且,贯通零相变流器5的各相的一次导体如下述那样地配置在过电流脱扣装置4与负载侧端子14之间。
在此,在额定电流为30A以下的一般配线用漏电断路器中,作为零相变流器5的一次导体,使用实施有绝缘保护被覆的绞线(strandedconductor)(铜线)15,与R、S、T相对应的3根绞线15贯通零相变流器5与在其前后排列的负载侧端子14、过电流脱扣装置4的连接端子4a焊接接合。另一方面,漏电检测电路6、电源电路8以将其印刷电路板收容在箱内并重叠在零相变流器5之上的方式配置。此外,从零相变流器5的主体引出的二次输出线5b与漏电检测电路6的印刷电路板连接,而且,在过电流脱扣装置4的端子与电源电路8之间配置电源线16,从而向漏电检测电路6供给主电路1的相间电压。其中,标号5c表示的是卷装在零相变流器5上的漏电测试用线圈的信号线,该信号线5c经附属于跳闸线圈单元7的组装体的漏电测试开关与主电路1的相之间连接。
关于上述结构的漏电断路器,零相变流器5以及与该贯通一次导体连接的过电流脱扣装置4、负载侧端子14的各个部件以下述作业次序被组装。首先,如图11所示那样,作为零相变流器5的一次导体使与R、S、T相对应的3根绞线15通过零相变流器5的贯通孔,将过电流脱扣装置4和负载侧端子14焊接接合在该绞线15的两端,临时组装汇集的组件(assembly)。此外,将零相变流器5的二次输出线5b缠绕(twist)而降低电磁感应噪声(干扰)。进一步,在绞线15上缠上绝缘带(例如,テフロン(Teflon)(注册商标)带),或者套上可挠性的绝缘管而进行绝缘保护。此外,将漏电检测电路6、电源电路8的印刷电路板收容在箱内进行组装。其中,在以图11所示的零相变流器5为中心的组件的临时组装体中,在通过零相变流器5的贯通孔的可挠性的绞线15的两端连接有过电流脱扣装置4、负载侧端子14,各个部件处在能够相对自由地活动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吸盘式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