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9883.0 | 申请日: | 2008-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和秀;马场亮治;马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今尾机械工具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工件等的被固定物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用于把作为被固定物的工件简单固定在安装件底座等 上的夹紧装置例如有肘节夹紧器(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该肘节 夹紧器具有把操作设在杆上的操作部的手的力变换成按压被固定物的 力的连杆机构,通过该连杆机构夹紧被固定物。
【非专利文献1】“夹具用标准部件1990.9→1992.8”株式会社ミ スミ,1990年,p.335-35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所述现有的肘节夹紧器由于用手的力产生按压作为被固定 物的工件的力,所以这成为了操作者的负担。另外,肘节夹紧器由于 必须把杆压入到夹紧完成位置,压入程度产生影响,存在工件的固定 (夹紧)不可靠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现有缺点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可减 轻操作者负担且可靠固定被固定物的夹紧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由以下结组构成。即,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夹紧装置是用于固定被固定物的夹紧装 置,包括基体、按压所述被固定物的按压部、用手操作的操作部和传 递体。该传递体安装在所述基体上,所述传递体以所述按压部在按压 所述被固定物的按压位置和离开所述被固定物待机的待机位置之间移 动的方式把所述操作部的动作传给所述按压部。另外,所述基体,在 与装在所述传递体上的第一相向部运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与该 第一相向部相对的第二相向部。而且,在所述第一相向部和所述第二 相向部的一个相向部设有在从该一个相向部向另一个相向部的方向被 弹性施力的压子,在所述另一个相向部设有由所述压子推压的被压面。 因此,在所述被压面上,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设有所 述压子要进入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相向部受到所述压子要进入该第 一凹部的力,所述按压部向按压所述被固定物的一侧被施力而按压该 被固定物。另外,在所述被压面上设有当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待机位 置时所述压子进入的第二凹部。并且,在所述被压面上,在所述第一 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设有成为所述压子的路径的凹槽,该凹槽随 着从所述第一凹部侧朝所述第二凹部侧前进而变深地倾斜形成。
使用该夹紧装置时,在固定被固定物时,把被固定物配置于固定 位置后,对操作部进行操作,通过传递体使按压部从待机位置向按压 位置移动。在该按压位置,在设于被压面的第一凹部中,传递体的第 一相向部受到被弹性施力的压子要进入的力,按压部被向按压被固定 物的一侧施力。因此,利用该施加的力,按压部按压被固定物,固定 该被固定物。另外,在按压部位于待机位置时,通过弹性施力的压子 进入第二凹部,按压部保持在待机位置上。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夹紧装置,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 的夹紧装置中,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操作部,一体设在所述传递体上。 而且,所述传递体以所述按压部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待机位置之间 移动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基体上。
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夹紧装置,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 的夹紧装置中,所述第二相向部成为所述一个相向部,同时,所述第 一相向部成为所述另一个相向部。而且,所述传递体在其对称位置的 两面具有设置了所述被压面的所述第一相向部,与这些第一相向部分 别对应地,所述基体具有设置了所述压子的所述第二相向部。这样, 通过在传递体的对称定位的两面上配置设置了被压面的第一相向部, 与这些第一相向部分别对应地,在基体上配置设置了压子的第二相向 部,由此,保持受到压子的力的传递体的平衡,使传递体的动作顺利。 进而,通过设置两组被压面和压子,可以使按压部按压被固定物的力 增大,可以强力固定被固定物。
另外,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夹紧装置,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夹 紧装置中,所述传递体包括在前端设有所述按压部的棒部件、和在前 端设有所述操作部的杆部件。在此,所述棒部件以在所述按压部在所 述按压位置和所述待机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基体 上。而且,所述杆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体上。于是,在所述 杆部件和所述棒部件之间,设有把所述杆部件的转动变换成所述棒部 件的滑动的变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今尾机械工具,未经株式会社今尾机械工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9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