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刺辊边撑及边撑本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9574.3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南谷德生;周信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J1/22 | 分类号: | D03J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刺辊边撑 本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由维持织布的织幅的作用防止织物缩水的织机刺辊边撑及边撑 本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织机在织口附近的对应于织布的织幅方向的各端部的部位配置边撑,通过 从边撑突出的针穿刺织布,防止打纬织造后的织布急剧收缩(织布的织物缩水)。
特开昭58-220850号公报(权利要求范围,权利要求4)作为边撑之一公开了一种 刺辊边撑,该刺辊边撑,在维持织布的织幅方面与环边撑不同,该环边撑的构成是, 通过具有针的各个环的旋转轴分别相对于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环边撑本体的轴线倾斜, 从而,积极地扩展织布的织幅。即,刺辊边撑对织布只付与织物收缩力的反力,对织 布不施加过剩的力,因此,织布可以避免针刺刺伤等的损伤。本申请人调查了刺辊边 撑的在先技术文献,但未能确认在附图中明示的刺辊边撑,只能确认用文言语记载为 刺辊类型之物。
刺辊边撑一般周知的有,具体为在向织幅方向延伸的长轴状的边撑本体的外周表 面实施刮擦加工并使多个针隔开间隔突出在圆周方向及轴线方向,并用支撑部件可旋 转地支撑边撑本体两侧的轴部分的刺辊边撑。
为通过刮擦加工使针突出,需要相应的技术,因此,本发明者们试图使用其他制 造方法制造刺辊边撑。
此制造方法,在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的外周表面的圆周方向及轴线方向隔间穿 设多个插通孔,在所有插通孔嵌入(压入)针,在圆筒中另外插入轴的方法。然而, 对应针的细度插通孔的直径也变小,故在圆筒穿设插通孔的钻孔加工为困难,因钻孔 的破损(折损,弯曲等),插通孔的尺寸精度、圆形度被损坏,并且容易发生针压入困 难或压入后的脱落。例如,作为压入困难,有时在途中针被折断或弯曲。若在圆筒的 一部分发生这些一连不良情况,则圆筒整体成为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解决问题为,使刺辊边撑的制造变得容易,且 尽可能防止不良品的发生。
本发明的前提为,具备:边撑本体,通过多个针隔开间隔向圆周方向及轴线方向 突出,针刺区域向织幅方向延伸而形成;支撑部件,可旋转地支撑边撑本体;一对轴 承,介设在边撑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并且,互相分离地配设在轴线方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 边撑本体具备:多个环,多个针从插通孔隔开间隔突出在圆周方向;轴部件,该多个 环相邻接并列被插通固定的同时,通过上述一对轴承被轴支撑在上述支撑部件,借由 与上述轴部件设为一体物的上述多个环形成上述针刺区域。
为通过支撑部件可旋转地支撑边撑本体,可举权利要求2的发明。
即,上述轴部件,在两端部或两端部附近具有轴承嵌合孔,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上 述轴承所嵌合的一对支撑轴部。
将权利要求2的轴部件及支撑部件进一步狭义概念的就是权利要求3的发明。
即,轴部件在轴心具有轴线方向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两端部或两端部附近形 成有上述轴承嵌合孔,上述支撑部件具备借由贯通上述贯通孔而两端部附近分别嵌合 在上述一对轴承而形成上述一对支撑轴部的支撑轴和,保持该支撑轴的两端部的一对 保持孔,并且,包含使支撑轴的至少一端部不可旋转且不能向轴线方向移动地固定的 支撑体。
为通过支撑部件不可旋转地支撑边撑本体,可举权利要求4的发明。
即,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一对轴承嵌合孔,上述轴部件的突出在针刺区域的外侧的 两端部分别嵌入在上述一对轴承。
而且,权利要求5的边撑本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多个针从插通孔隔开间隔突出 在圆周方向的多个环插通并按压固定在轴部件,以将多个环相邻接的状态与轴部件设 为一体物,制造具有上述针刺区域的边撑本体。
作为形成针突出的环的方法,除从环的外周面侧使针插入插通孔而形成带针环的 方法外,还有,从环的内周面侧使针插入的方法。即,环,将针的插通孔作为至内周 面的贯通孔的同时,宽度,即,将轴线方向长度、内径、针长设为适当尺寸,从而, 从内周面侧可容易将针插入在所有插通孔。从内周面侧将针插入在所有插通孔后,在 环的内周面从一端侧插入规定轴径的压入治具,由此,在所有插通孔压入针,可使针 前端部突出在环外侧。根据从环的内周面侧插入针的带针环的形成方法,由于不是针 的前部而是其基部被按压,因此,不破损细的前部,并且,由于以细的前部为前头进 入插通孔,因此有效地进行压入,所以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9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