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9482.5 | 申请日: | 200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健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G09F9/35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黄启行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7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199075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改进,该液晶显示装置如此构造,即显示面板插入并固定在构成外壳(casing)的矩形框架构件之间。
背景技术
作为如此构造的显示装置,即显示面板插入并固定在构成外壳的矩形框架构件之间,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公布No.2001-8390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平板型显示装置和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公布No.2005-242047(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公知的。
图10是示出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沿图10中的线B-B’提取的剖视图。
如图10中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主要包括前壳(frontchassis)101、液晶面板102和背光组件103,并如此构造,即液晶面板102插入并固定在构成外壳的两个矩形框架构件(即,背光组件103的框架104和前壳101)之间。
更具体地说,液晶显示装置100如此构造,即如图10中所示在框架104的、面对前壳101的表面107上形成有矩形凸出配合部105,且在其中液晶面板102被定位成相对于使液晶面板102的外周102a与凸出配合部105的内侧105a接触的框架104不可移动的状态中,如图11中所示,液晶面板102插入并固定在框架104的、面对前壳101的、其中没有形成凸出配合部105的表面106与前壳101的、面对框架104的表面108之间。
如图11中所示,液晶面板102的主要部分由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构成。尽管如上所述,液晶面板102通过使液晶面板102的外周102a与框架104的凸出配合部105接触来定位,但当形成液晶面板102使得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接合为一体时,如果在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尺寸之间产生差异,则当切割它们时由于尺寸的不均匀性而在液晶面板102的外周102a上会产生凸起。此外,在切割步骤中产生的毛刺会作为尖凸出而残留在第一透明基板109或第二透明基板110的被切割的部分(即,液晶面板102的外周102a)上。
如果凸起与凸出配合部105的内侧105a接触,则磨削第一透明基板109或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102a,从而产生细小的异物并散落在液晶显示装置100内部。此外,形成在第一透明基板109或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102a上的尖凸出会磨削凸出配合部105的内侧105a,从而产生细小的异物。
尽管这种异物是细小的,但它们一旦滑入到背光组件103与液晶面板102之间,当通过操作背光组件103从后侧照明液晶面板102时就会在液晶面板102中出现黑点状阴影,从而导致了下述问题,即液晶面板102的显示质量显著劣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2的剖视图所示,专利文献1的发明如此构造,即在凸出配合部105内形成退出斜面(escape slope)105b,从而凸出配合部105的下部部分支撑比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的接合表面低的位置,以防止液晶面板102的外周102a上的凸起或毛刺与凸出配合部105的内侧105a接触,由此避免产生异物。
然而,对于该构造而言,仍通过使用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和框架104上的凸出配合部105来进行液晶面板102的定位,从而框架104的外侧尺寸必须大于液晶面板102的最大外侧尺寸,这使得减小显示装置的尺寸变得困难。
此外,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通常由玻璃材料制成,近年来随着重量和厚度逐渐减小,出现了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厚度为0.5mm或更小的情形,从而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极易碎。这样,所关心的是,当给显示装置施加振动或撞击时,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很容易破损或断裂,从而导致显示缺陷。这是使液晶面板102更薄的障碍。
此外,当通过使用构成液晶面板102主要部分的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外周进行定位时,需要关心的是抵抗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振动和撞击。由此,在其中第一透明基板109和第二透明基板110的厚度不同的各种产品中难以共用构件。
另一方面,如图13中所示,专利文献2的显示装置如此构造,即将背侧偏光板111从第二透明基板110向外凸出,背侧偏光板111是贴附到第二透明基板110背侧的光学膜,通过将背侧偏光板111的凸出部放入设置在背光组件103的框架104中的定位槽112中来进行液晶面板102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9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