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8680.X | 申请日: | 200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O·艾坎;C·弗里克;K·沃尔默;J·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尤指轿车车身表面处理 时用的涂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上述这种涂装设备的任务是使车门、后备箱盖罩、前盖等之类的安 装件与车身本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例如在喷漆过程中这种安装件 与车身本体接触或碰撞。这种涂装设备一般在车身制造结束在通过前处 理带之前使用。这种涂装设备是为上述使用范围和根据汽车型号专门设 计的,且既可用塑料又可用钢制成。例如在实用新型DE 2004 012 899 U1 和DE 2004 012 900 U1中提出用塑料制成的涂装设备。
此外,这种涂装设备一般都有一个第一车身耦连机构和至少一个第 二车身耦连机构。例如第一车身耦连机构与汽车的后备箱连接,而第二 车身耦连机构则与后备箱下底板连接,视使用目的而定。为此,车身耦 连机构应具有适当的并适合使用目的造型。通过这种涂装设备可使后备 箱盖罩在安装涂装设备的情况下与后备箱盖罩下底板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然,这种涂装设备可用于其他使用场合。
涂装设备除了在喷漆过程中确保两个车身件之间的一定距离的功 能外,要求它以简便的方式方法松开至少一个车身耦连机构和相应车身 件之间的连接。具体地说,例如在后备箱盖罩在关闭的状态下由喷漆机 器人喷涂内部时就需要这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装设备,利用它可按简便的方式方法 松开至少一个车身耦连机构与相应车身件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设备来实 现的。由于该涂装设备包括一个带有第一车身耦连机构的导向件和一个 带有第二车身耦连机构的锁紧件,并设置有该导向件和该锁紧件之间的 连接机构,且该连接机构设计成线性支承,线性支承可使第一车身耦连 机构相对于第二车身耦连机构移动,所以可实现第一车身耦连机构相对 于第二车身耦连机构的位置改变,从而可有选择地建立或松开两个车身 件之间的连接。此外,线性支承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对诸如漆雾残余或 类似污染的环境影响相对不敏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确保涂装设备的 功能完好。
在提出的涂装设备的另一种有利结构中,第一车身耦连件可以是一 块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与车身尤指汽车的后备箱盖罩连接。
在本发明提出的又一种有利结构中,第二车身耦连件指的是连接机 构的一个钩子或钩形段,它可与汽车的车身尤指与后备箱盖罩下底板上 的卡环连接。这种钩子有利于钩住车身侧的卡环。此外,通过卡环的移 动可按简便的方式方法松开与卡环的连接,所以通过该钩子与线性支承 的结合也以有利的方式方法建立或松开两个车身件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提出的有利结构中,连接机构具有一个导向套和一个在导 向套内可移动的锁紧件的区段。这种线性支承制作简便并对诸如漆雾残 余或类似的染的环境影响特别不敏感。
此外有利的是,连接机构配置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克服一 定力的情况下可防止锁紧件相对于导向件的移动。只要涂装设备例如由 机械手进行操作,即该锁紧件应相对于导向件移动,则应选用这样的锁 定机构,即从超出预定的力起该锁定机构就解除在移动方向的锁定作 用。另一方面,该锁定机构施加一定的固定力,这个力在喷漆过程中足 可使车身件按要求的方式保持。
在本发明提出的又一种有利结构中,该锁定机构包括一个纵长的弹 簧元件和一个槽,其中,该弹簧元件端侧配有一个止动突起并且弹簧元 件与该锁紧件连接,该槽设置在导向件上,该止动突起在锁定状态内借 助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被压入该槽中。这种锁定机构可按简便的方式方法 进行制造,特别是弹簧元件和锁紧件例如用注塑法由塑料制成一体。这 同样适用于该槽和导向件,这样就确保了极其合理的制造。
在本发明提出的再一种有利结构中,该弹簧元件配有一个解锁按 钮,通过按压该解锁按钮即可实现该锁定机构的人工解锁。这种可人工 操作的弹簧元件特别是在安装涂装设备时具有操作优点。
此外有利的是,该锁紧件包括一个操作区段,该操作区段具有一个 带有把手的杆状悬臂,从而可实施涂装设备的舒适操作,特别是车身耦 连件和连接机构也可安置在难于接近的区域,而操作则可在便于接近的 区域、例如在汽车后备箱盖前面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