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7922.3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伏和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 蔚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触控 电致发光 显示 屏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屏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相关设备不断精进,其中计算机的信息输入设备例如鼠标、键盘和电子白板等等更是日新月异。近年来,在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趋势下,手写输入设备俨然成为数据输入的主流。在此趋势下,一种结合了输入和显示功能的触控屏幕便因应而生。不同于传统的键盘或鼠标,触控屏幕是将一触控面板直接贴附于显示屏幕上,大幅减少键盘或鼠标所占的空间。触控面板结合人性化的输入接口,使用者几乎不需教导或学习,即可直接用手指或触控笔依照画面上的功能指示操作。触控面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平板计算机、手机、PDA和提款机等。
一般来说,触控面板会检测使用者的指尖或触控笔的笔尖接触于触控面板的位置坐标值,再结合显示屏幕的画面上的指令,而产生输入数据。目前触控面板技术依据其检测的方法不同而区分为电容式、电阻式、红外线式及光学式等,其中以电容式和电阻式为主流。
电阻式触控面板是利用面板上电阻的变化来进行检测,其主要由两个具有电极的基板组成。平时两个基板不接触,电阻较大。当使用者按压时,两基板上的电极则接触而导通,使得电阻下降,藉此检测到使用者的按压。
电容式触控面板则是利用一层基板和排列于基板上的透明电极来进行检测。当使用者触碰面板时,会改变面板的电场以及面板表面的电容,藉此得知使用者触碰的位置。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仅需一层基板,其透光度较电阻式好。另外电容式触控面板防火性、防污性、耐刮性佳,且反应速度快,故广泛应用余各种电子设备及工业设备中。
通常电容式触控面板搭配的显示屏幕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CRT display)和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鲜少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ELD)中。其原因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表面电场甚高,严重干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场。然而,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自己发光、完全固化、高分辨率及高视角等特性,应用范围可望大于阴极射线管或液晶显示器。因此,产业界无不亟欲突破电容式触控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器结合的瓶颈。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触控式屏幕及其制作方法,可结合电容式触控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器,同时避免电致发光显示器对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场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结合一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同时避免当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驱动时对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干扰。电容式触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一驱动电路,以接收驱动电路产生的电压,其中电压的周期波形包含一相对高压区和一相对低压区,该相对高压区为该周期波形的一脉波波段,该相对低电压区为该周期波形的一脉波间隙。电容式触控面板位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表面上。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容式触控面板,用以检测电容式触控面板上的电容变化。其中,当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处在相对低压区时,控制器测量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容变化。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利用时间差,让控制器避开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驱动的时间,意即相对高压区作用的时间,而仅在相对低压区作用时间中进行测量,故可以避开相对高压区对电场的干扰。
本发明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将电容式触控面板装设于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同时可消弭两者电场干扰的问题。电容式触 控电致发光显示屏幕主要有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一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且驱动电路产生多个脉波,用以驱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发光,其中脉波依时间顺序彼此间隔排列。一电容式触控面板位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表面上,且电性连接一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在驱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高电压脉波和脉波之间的间隔时间中,测量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容变化。
当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接收到脉波时,脉波的高电压会驱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也会对电容式触控面板产生强烈的干扰。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利用时间差,在脉波之间的空隙时间中进行测量,避开脉波,即可避开电场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