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7795.7 | 申请日: | 200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博;铃木邦治;铃木克哉;山崎学;近藤阳一郎;大西幸太;依田健太郎;神干基;上条贵宏;曾我部治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久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应用于给便携装置充电的装置的非接触充电装置, 该便携装置例如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游 戏装置以及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为提高非接触充 电的安全性而设计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相应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初级线圈 (在非接触充电装置侧的线圈)的表面温度,并且当表面温度达到预定温度 或更高时,电力传输终止。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这种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装 设在该非接触充电装置中放置例如金属的外来材料的位置。该位置的调节取 决于外来材料的大小和被放置的位置。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3-153457(第4页,图3)公开了一种非 接触充电装置。根据该充电装置,可以阻止被充电装置温度的升高,同时缩 短充电时间。此外,根据该充电装置,还可以阻止当外来金属物质被放置于 充电部分时温度的不正常升高。
该非接触充电装置含有检测电力传输线圈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 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不超过预定温度时,充电控制电路控制充电电流增加。相 反地,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充电控制电路控制充电 电流减小。
因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时,就能够通过增大充电电流来缩 短充电时间。此外,如果例如硬币的外来金属物质被放置在充电部分以升高 电力传输线圈的温度,则能够通过减小充电电流来阻止外来金属物质的温度 不正常升高的发生。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153457公开的非接触充电 装置的情况中,虽然充电电流降低,但是即使电力传输线圈的温度达到预定 温度或者更高,充电电流仍然继续流过。结果,就会导致时间增长直至外来 金属物质的温度开始下降,并且阻止外来金属物质温度不正常升高的时间可 能延长。
更进一步的,由于被放置于充电部分的例如硬币的外来金属物质温度的 升高广泛地与外来金属物质的大小和放置于充电部分的外来金属物质的位 置有关。换言之,当外来金属物质为预定大小或更小,或者安装的外来金属 物质被放置在离电力传输线圈预定距离或更远时,外来金属物质可能会造成 温度的小幅升高。这样,上面描述的温度的不正常升高就可能不会发生。因 此,检测电力传输线圈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能不仅仅需要与电力传输接触。 重要的是温度传感器被放置的位置。
需要提供能够通过选择使安装在电力传输线圈上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 最优来检测电力传输线圈(初级线圈)温度的非接触充电装置。采用该非接 触充电装置,能够迅速控制外来金属物质等的温度的不正常升高以确保提高 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充电装置。该非接触充电装置 包括安装部分、初级传输线圈、温度检测元件以及控制单元。以非接触方式 充电的装置安装在充电装置的安装部分上。初级传输线圈利用电磁感应为被 充电的装置的次级传输电路供给电力。提供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安装在安 装部分上的材料的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初级传输线圈的电力供给以及在温 度检测元件检测到预定温度时终止对次级传输线圈的电力供给。
根据该实施例,温度检测元件被放置在安装部分和初级传输线圈之间的 接触表面的一侧,并且温度检测元件的中心处于离初级传输线圈的中心位置 不超过初级传输线圈的直径的范围内。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最优的位置上。 这样,就能够正确检测安装在安装部分的材料温度的升高,并且能够在控制 下没有延时地终止对初级传输线圈的电力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接触充电装置,提供在最优位置的温度检测元 件正确地检测安装在安装部分的材料的温度的不正常升高。其后,能够在控 制下没有延时地终止对初级传输线圈的电力供给。因此,应用本发明实施例 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就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座的主要部分以及安装在 支座上的移动电话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2是非接触电力传输线圈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其中,由螺旋缠绕的电 线制成的平面线圈粘贴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图3是非接触电力传输线圈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其中,图2所示的平面 线圈没有粘贴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图4是图2所示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线圈的示意性的横截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