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7405.6 | 申请日: | 200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猪野益充;鹈饲育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5;G02F1/133;G09G3/2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定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驱动 方法 以及 电子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8年4月3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8-119202以及于2007年6月29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173459和JP2007-173460的主题,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到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中作为切换装置的薄膜晶体管形成在透明绝缘衬底上的显示设备,用于该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例如,其中液晶元(liquid crystal cell)被用作显示元件或光电元件(electro-optical element)的液晶显示设备)是这样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中这样的像素排列成矩阵并且输出图像通过液晶显示面显示。
该液晶显示设备具有纤细(slim)和耗能低的特征。为了体现这些特性中的大多数,将这种液晶显示设备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话机、数字照相机、视频摄像机和个人计算机)。
图1A至图1C示出流行的液晶显示设备以及这种液晶显示设备的栅极脉冲波形(gate pulse waveform)的示例。
首先参考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设备1包括有效像素部分2、垂直驱动电路(VDRV)3和水平驱动电路(HDRV)4。
有效像素部分2具有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像素电路21。
每个像素电路21包括用作切换装置的薄膜晶体管TFT22、液晶元23以及保持电容器24。液晶元23在其像素电极上连接到TFT22的漏极或源极。保持电容器24在其一个极上连接到TFT22的漏极。
像素电路21连接到沿关于各个行的像素阵列方向布线的栅极线5-1至5-m以及沿关于各个列的另一像素阵列方向布线的信号线6-1至6-n。
像素电路21的TFT22的栅极以行为单位单独连接到栅极线5-1至5-m中的相条。像素电路21的源极或漏极以列为单位单独连接到信号线6-1至6-n中的相条。
进一步,在每个像素电路21中,液晶元23在其像素电极上连接到TFT22的漏极,而在其相反电极(opposing electrode)上连接到公共线7。保持电容器24连接在TFT22的漏极与该公共线7之间。
将该公共线7连接成从未示出的、与驱动电路等整体地形成在玻璃衬底上的VCOM电路,作为公共电压Vcom接收预定交流电压。
栅极线5-1至5-m单独由垂直驱动电路3驱动,而信号线6-1至6-n单独由水平驱动电路4驱动。
垂直驱动电路3接收垂直开始信号VST、垂直时钟Vclk以及使能信号ENAB,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即,行的方向上)关于每一个场周期扫描,以便相继地选择以行为单位连接到栅极线5-1至5-m像素电路21。
具体地说,当从垂直驱动电路3将扫描脉冲Gp1施加到扫描线5-1时,选择第一行中各列上的像素,而当将另一个扫描脉冲Gp2施加到扫描线5-2时,选择第二行中各列上的像素。类似地,在其后,分别将栅极脉冲GP3、......、Gpm相继施加到栅极线或扫描线5-3、......、5-m。
分别在从垂直驱动电路3到栅极线5-1至5-m的栅极脉冲Gp的输出级上配备栅极缓冲器8-1至8-m。
图1B示出在栅极脉冲Gpm的门缓冲之后、在到栅极线5-m的栅极缓冲器8-m的输出级上的波形的示例。
图1C示出在栅极脉冲Gpm的栅极线5-m的布线端子部分上的波形的示例。
水平驱动电路4接收水平开始脉冲Hst以及相互反相的水平时钟Hclk,该水平开始脉冲Hst从未示出的时钟产生器产生并且指示水平扫描的开始,而该水平时钟Hclk用作水平扫描的基准。然后,水平驱动电路4产生取样脉冲。
水平驱动电路4响应因此而产生的取样脉冲相继地取样输入到此的图像数据R(红)、G(绿)和B(蓝),并且将所取样的图像数据作为要写入到像素电路21的数据信号,供应给信号线6-1至6-n。
水平驱动电路4将信号线6-1至6-n划分为多个组,并且包括相应于各个组的信号驱动器41至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教学实训台模块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光字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