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存储系统上实现数据格式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6872.7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D·邦杜兰特;S·克里斯多佛·阿莱莫;克莉丝·梅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斯特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尚志峰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驱动 存储系统 实现 数据 格式化 方法 | ||
本申请是继续部分,并且其要求于2007年7月10日提交的题目为“用于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存储系统上实现数据格式化的方法”的共同未决的普通转让美国专利申请第60/959,056号的权益,其整个公开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存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但不限于)存档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存档存储系统被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或应用服务器所使用,以更长时间(例如,一年)地存储数据。政府和其他组织经常需要将某些类型的数据进行长期的存储。例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需要将金融记录保留三个月或更久。因此,必须满足这些存储需求的实体考虑到长期的存储而采用存档系统来将数据存储到介质上。
一般的,组织在几段时间中的一段时间期间存储数据。由于数据被存储,所以先前被写入的数据可能变为废弃的。在随后的取回期间,新数据而非旧数据被重新得到。为了重新得到新数据,存储系统通常顺序地储存数据并寻找最后写入的位置以重新得到数据。但是,顺序的存储阻碍了更好的、更有效的介质的使用,并阻碍了其他类型的存储方法的使用。
考虑到这些以及其他在本文中未提及的原因,可以展望本公开的实施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且新颖的存档系统。这些实施例包括一种具有嵌入在可移动的磁盘盒中的可移动的硬盘驱动器的存档系统,并且这些实施例被简单地称作可移动的盘驱动器。这些可移动的盘驱动器考虑到扩展性和替换,使得存档系统不需要被复制以增加新的或更多的存储容量。另外,在实施例中,由于通过随机存取而非顺序存取来存储和重新得到数据,所以可移动的盘驱动器提供了速度和数据存取方面的优点。在实施例中,可移动的盘驱动器存储包含关于存储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器上的数据的信息的元数据。元数据使系统能从随机存取存储器中重新得到正确的数据,并建立对存储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器上的数据的控制。在实施例中,将元数据存储在两个位置中,使得如果元数据在一个位置中被破坏,则可以重新得到元数据的第二副本。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可移动的盒式磁带存储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盒式磁带存储系统的存档系统的实施例的硬件框图;
图3是存档系统的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4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移动的盘驱动器的模块化驱动器座(drive bay)的实施例的硬件框图;
图5是模块化驱动器座的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6是存储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器中的信息元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用于在可移动的盘驱动器上存储元数据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从可移动的盘驱动器重新得到元数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附图中,类似的部件和/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此外,可以通过在参考标号之后加上破折号和用于区分类似部件的第二标号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个部件。如果在本说明书中仅使用了第一参考标号,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第一参考标号的类似部件中的任一个,而与第二参考标号无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描述仅提供了(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旨在限制可能的实施例的范围、可应用性或配置。更确切地,(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应当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阐明的可能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排列进行各种改变。
图1中示出了提供长期存档数据存储的可移动的盘系统100的实施例。可移动的盘驱动器102为可移动的盘系统100提供存储容量。在实施例中,可移动的盘驱动器102包括数据磁带盒108以及嵌入式存储器104,该嵌入式存储器可以是嵌入式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盘(SSD)、固态驱动器、或闪存。HDD或闪存104提供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存储存档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斯特系统公司,未经普罗斯特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