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页面浏览器窗口拆分方法、合并方法和多页面浏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6823.3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04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面 浏览器 窗口 拆分 方法 合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页面浏览器窗口拆分方法、合并方法和多页面浏览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页面浏览器,一个窗口中只显示一个网页。现在流行的多页面浏览器,在浏览器窗口中,可以浏览多个网页,每个网页的显示和操作界面的切换可以通过界面上的标签(tab)控件(或者菜单等类似控件)来进行控制。
具体的,多页面浏览器中,在一个浏览器窗口中有多个网页子窗口存在。以采用tab控件为例,每个网页对应于浏览器窗口中的一个tab控件上的一个tab,也可以对应于菜单中一个菜单项,或者是其他类型的能完成类似功能的界面元素。用户可以通过操作tab,菜单或者其他类似功能的界面元素来完成切换网页的动作。同一多页面浏览器中,其包含的所有网页子窗口都在该多页面浏览器中。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多页面浏览器不能拆分窗口,所有页面都必须在主窗口中显示,这样,网页显示方式不够灵活,不能满足用户对浏览器窗口进行管理的需要;另外,如果用户另外打开多个多页面浏览器窗口,多个这样的窗口无法合并到同一窗口中,这样,网页显示方式不够灵活,不能满足用户对浏览器窗口进行管理的需要。
另外,对于多页面浏览器中某一页面遇到错误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多页面浏览器的所有页面全部都关闭,这样的方式中,多页面浏览器中其它没有出错的页面也被关闭,不利于用户的体验和对浏览器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页面浏览器窗口拆分方法、合并方法和多页面浏览器,以实现在多页面浏览器中分拆窗口和合并窗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页面浏览器窗口拆分方法、合并方法和多页面浏览器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页面浏览器窗口拆分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将所述子窗口归属的父窗口设置为系统桌面,使所述子窗口从所述多页面浏览器中独立出来。
优选地,所述获取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包括:
在windows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获取所述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子窗口归属的父窗口设置为系统桌面,通过调用设置子窗口父窗口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将所述子窗口归属的父窗口设置为系统桌面。
一种多页面浏览器窗口合并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浏览器窗口的父窗口信息;
将第一浏览器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使所述第一浏览器合并到所述第二浏览器中。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浏览器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包括:
在windows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获取所述第一浏览器窗口的父窗口信息。
优选地,所述将第一浏览器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包括:
在windows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将第一浏览器父窗口设置成为第二浏览器。
一种多页面浏览器窗口合并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将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所述子窗口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使第一浏览器中的所述子窗口合并到所述第二浏览器中。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包括:
在windows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获取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优选地,所述将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所述子窗口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包括:
在windows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将所述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所述子窗口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
一种浏览器,包括:
窗口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父窗口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子窗口归属的父窗口设置为系统桌面,使所述子窗口从所述多页面浏览器中独立出来。
一种浏览器,包括:
窗口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浏览器窗口的父窗口信息;
父窗口设置模块,用于将第一浏览器的父窗口设置为第二浏览器,使所述第一浏览器合并到所述第二浏览器中。
一种浏览器,包括:
窗口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多页面浏览器中子窗口所归属的父窗口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