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通视点的导向杆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6381.2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年;冯仲科;姚山;隋宏大;聂敏莉;蔡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视点 导向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可通视点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特别是一种不可通视点的导向杆的方法。
二、技术背景
目前,全站仪作为主流的测绘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测量中,但是全站仪仍然是应用传统的三角网、导线网的测量方法,仍然要求点间通视,当测区内有高塔、房屋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影响全站仪通视时,就需要经常搬站,浪费很多时间和人力。GPS的出现虽然解决了两点间不通视的定位问题,但是想要定位塔后点、树后点、墙角点等不可通视点时,由于卫星信号受到高塔、房屋建筑物、树木等的遮挡,GPS定位误差会比较大甚至出现卫星失锁,无法定位的情况。采用不可通视点的导向杆,可以间接计算获得塔后点、树后点、墙角点等不可通视点的坐标,大大减少了全站仪搬站次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发明的内容
为了克服全站仪测量时,需要搬站测量不可通视点的缺点,减少搬站次数,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可通视点导向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不可通视点的导向杆,由全站仪棱镜对中杆改进而成,在全站仪棱镜对中杆上镶接两个反光标志A、B(包括棱镜、反光贴膜、无棱镜模式全站仪的标志点),A、B的朝向一致且距离LAB为1米,LAB不随着导向杆的伸缩而变化,导向杆不拉伸时总长度为2.5米,但向杆拉伸时,可通过导向杆的刻度读出其长度,导向杆最长可伸缩到4米。
2.不可通视点的导向杆的使用方法是:将导向杆斜立于不可通视的待测点C,用全站仪分别读取导向杆上A、B两点的坐标(XA,YA,ZA)、(XB,YB,ZB),通过导向杆的刻度可以读出BC的长度LBC,由数模
本项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精确测量塔后点、树后点、墙角点等不可通视点的坐标,
(2)减少全站仪搬站次数,节省了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