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477.7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麻衣子;村主贤悟;大池瑞记;高野太志;井部纱代子;向原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12;G02B6/125;G02B6/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特别是涉及具有接收从激光光源射出的光的受光元件、收置激光光源和受光元件的封装,并能抑制(降低)封装内的杂散光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光通信而使用的光模块具有发送用的激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收置它们的封装,激光二极管在发送光以外产生所谓的杂散光。该杂散光在封装内蔓延到光电二极管,该杂散光对于信号光,成为噪声。
因此,为了避免光模块的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灵敏度的恶化,有遮蔽杂散光的尝试。作为遮蔽该杂散光的方式,在搭载激光二极管的基板和光电二极管之间配置滤光器,通过在滤光器蒸镀金属膜,来自激光二极管的杂散光不蔓延到光电二极管(例如参照特开2001-305365号公报)。
可是,在特开2001-305365号公报中记载的遮蔽杂散光的方式中,无法遮断在激光光源的后方产生的后方杂散光,该后方杂散光有可能在封装内蔓延到光电二极管,接收。此外,有时从引导激光光源的受光元件产生杂散光,在封装内蔓延到光电二极管,接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自激光光源的杂散光在封装内不蔓延到受光部,且能防止光模块的光接收灵敏度的恶化的光模块。
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发出激光束的激光光源、收置所述激光光源的封装、以及在所述封装内设置的用于减少在所述封装内产生的杂散光的杂散光减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是用于遮蔽杂散光的杂散光遮蔽物。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收置:光分路模块, 其使从所述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中的一部分激光透过,而使另一部分激光分路;
以及受光部,其接收被所述光分路模块分路的所述另一部分激光。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是遮蔽所述杂散光的杂散光遮蔽物。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通过把所述封装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作成光吸收体或光散射体,形成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作成了所述光吸收体或所述光散射体的所述封装的内表面,由被所述激光光源的后方光所照射的面形成。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是出射分别不同的波长的激光的多个激光光源;
所述封装还具有把从所述多个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聚焦的光学元件。
本发明第七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是多模干涉型合分波器。
本发明第八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由收置体和用于封闭所述收置体的开口部的封盖构件构成;
通过使所述封盖构件的内表面为光吸收体或光散射体,而形成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
本发明第九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在所述封装内、所述激光光源的后方,还具有对向所述激光光源的后方出射的后方杂散光进行遮蔽的第一遮蔽物。
本发明第十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物,使表面为光吸收体或光散射体。
本发明第十一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物相对于所述封盖构件的内表面固定。
本发明第十二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通过用第二遮蔽物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形成所述杂散光减少模块。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蔽物使表面为光吸收体或光散射体。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受光部,由检测所述另一部分的所述激光的输出的第一受光元件和检测所述另一部分的所述激光的波长的第二受光元件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模块理想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模块的封装内部的各光学元件的配置例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光模块的封装的封盖构件和杂散光遮蔽物的图。
图4是表示杂散光的封装的内部的图。
图5是表示配置在受光元件中的杂散光遮蔽物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封装的封盖构件的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封装的内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光学读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数据库同步的方法和装置